唐明:大清亡了

A+A-
電影「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劇照

中國社交網絡有一句流行語「大清亡了」,譬如:「現在 2018 年,大清已經亡了」,「這群人大概還活在大清」,「絲毫感覺不到大清亡了 100 多年」,以諷刺頭腦守舊、觀念陳腐,或者歷史再度重演之巧合。但是旁觀中國觀眾對清宮劇的熱捧,Google 搜尋排頭位的「延禧攻略」,真覺得這四個字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色彩。

大清當然亡不足惜,但教科書一概只寫晚清當權者顢頇無能,官員貪污腐敗,是一切進步的阻礙,必須摧枯拉朽。

但是認真看歷史細節,到底甚麼才是一切進步的阻礙,是個很大的疑問(日後有機會再探討)。

到了晚清剿滅髮匪之後,基本上形成了中央朝廷和地方督撫的分治,並不是一個鐵桶江山,北京的皇太后並非「乾綱獨斷」,各地方的自治空間頗大,本來就依靠傳統的鄉紳階層管治,因此大清雖是專制,但不是極權統治。

更重要的是,大清官員當中,不乏飽學之士,從他們留下的日記和詩文當中,還可以直視其靈魂和人格,可見真誠之處。這大概是因為他們都沒有在外國買房產置家眷,因而不存在講一套做一套的現象,譬如福州神光寺鬧出排外風波,徐繼畲並沒有任由民情興風作浪,而是尊重契約,折衷調停;天津教案的時候,曾國藩也沒有站在暴民的一邊,而是判定「教堂殺嬰」純屬造謠,煽動仇恨 —— 當然,他們都因為說真話,講道理而付出代價,民意都視之為「奴顏卑膝」,曾國藩還落了「曾國賊」的污名。

外交官郭嵩燾也坦蕩蕩抒發己見:「近年英、法、俄、美、德諸大國角立稱雄,創為萬國公法,以信義相先,尤重邦交之誼。致情盡禮,質有其文,視春秋列國殆遠勝之。」等他入境歐洲,悉隨主便,用謙恭有禮的姿態來代表大清的形象。但是他沒有「戰狼」那種豪氣干雲的氣概,於是國人又罵他甘當洋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戊戌六君子殉難,普通市民圍觀看熱鬧,但在朝堂之上,並非一面倒的冷漠袖手:其中楊深秀並沒有罪名,而是為其他五人求情,據理力爭。張之洞曾四處求情營救楊銳,李鴻章則拼力保下了徐致靖的性命。義和團亂殺無辜,也有五位大臣極力反對開戰,付出生命的代價,居然還是八國聯軍要求大清為這五位大臣平反。妨礙歷史進步的帳,應該不能算在這些人頭上。

最終大清亡了的時候,因為有分權和協商,因為士大夫體統依然,有退讓妥協的空間,並不以把人逼上絕路,永世不得翻身為目標,所以沒有付出流血的代價,還保存了一絲尊嚴。退位詔書這段值得細讀:

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詔書的文字雅正端方,是最大體最上乘的中文,如今當然早成絕響。「九夏沸騰,生靈塗炭」,「商輟於途,士露於野」的形容,很有點人道主義,令整個國家停頓,於心不忍;最關鍵是「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這句,只以自己的一個人的命運,影響整個國家民族的未來,當獨夫民賊,萬萬不可。最後提到「古聖天下為公之義」,畫龍點睛:自由、民主,讓人人都活得有尊嚴,不但是普世價值,時代潮流,也是中國古聖的理想,而專制的皇帝也認同這樣的精神境界。

今天網民嘲笑「大清亡了」,真的是嘲笑嗎?嘲笑的是誰呢?面對最終俯首懺悔的大清,又有甚麼資格感覺良好呢?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