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時代報章,怎麼改造英國城鎮面貌?

A+A-
繪於 1876 年,刻畫了市民在酒館閱讀的情形。 圖片來源:Prisma/UIG/Getty Images

在印刷媒體接連停刊倒閉,新聞資訊多經網上傳播的年代,我們或者難以想像報章的威力,曾足以改寫一個國家的城鎮面貌。在 19 世紀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閱報成為跨階層的普及文化,城市要開闢專門閱報的場所,報社以銷售報章致富,更紛紛在市中心興建地標式總部。如今時移世易,但這些橫跨兩個世紀的歷史痕跡,依舊散見於英國各大小城鎮。

位於卡萊爾的工人階級閱報室。 圖片來源: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UIG via Getty Images

設置閱報室的潮流

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新聞學系高級講師 Andrew Hobbs 撰文指出,在維多利亞時代,閱讀報章的文化愈趨普及,以致政府需要擴充公共圖書館面積,將最大的房間闢為閱報室,反映雜誌和報紙比書籍更受歡迎的事實。1850 年的公共圖書館法案(Public Libraries Act 1850)為英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里程碑,其中有條文特別談及閱報室的需要,營運圖書館的指引同樣建議,館內要預留半數空間為閱讀報紙用途。

1846 年,英國北部城市普雷斯頓(Preston)的紳士們,打算在佐治亞式廣場旁邊開設俱樂部,他們首先要確保的,是會所最大的房間要用作閱報;工人階級閱報文化同樣普及,時至 1861 年,卡萊爾(Carlisle)有 6 個工人階級的專屬閱報室,會員約 1,000 人。

報章甚至改寫了當時酒吧的設計及用途。今日利物浦老牌酒吧 Lion Tavern 門外,仍然保留了「News Room」字樣的招牌,反映當時酒吧如何以閱報活動作招徠,有店家甚至招聘專業讀報人,在酒吧大聲朗讀報章。利物浦酒吧持牌人 John McArdle 就以讀報聞名,每逢星期日晚,都能吸引愛爾蘭民族主義者聚集,聽他朗讀愛爾蘭報章 The Nation

報社財雄勢大的象徵

蘇格蘭報章 The Scotsman 位於愛丁堡中心的著名地標,如今被活化為酒店。 圖片來源:ScotsmanHotel/Wikimedia Commons

由 1850 年代開始,隨著政府取消對報社徵稅,地方報章乘勢崛起,銷量和讀者數目更超越倫敦報章,令報社財力日益雄厚,開始在市中心的繁華大道旁,立下屬於自身的地標建築。

Hobbs 在其新出版的著作 A Fleet Street in Every Town: The Provincial Press in England, 1855-1900 中介紹,1858 年 Hereford Times 最先於所在地興建地標式辦公室,以意大利建築風格設計,充滿古典雕飾元素,後來倫敦「泰晤士報(The Times)」興建總部時,亦採納類似的古典樣式。

誠如媒體史學家 Carole O’Reilly 形容,古典建築語言是報社「權力、財富、權威與品味」的象徵。與此同時,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和卡克斯頓(William Caxton)的雕像在各城鎮變得普及,他們分別在 15 世紀為歐洲引入活字印刷術及把印刷機傳入英格蘭,備受報界尊崇。

報章的銷量保證,促使報攤在 1860 年代興起,為城市街頭帶來嶄新面貌,報攤會在窗戶和凌亂的廣告牌上,貼上當日報章封面,儼如一幅幅街道牆紙。在報社總部門前,不時有市民排隊輪候買廣告,以宣佈喜訊、婚訊、甚或死訊,為街道生色不少。

1901 年,在倫敦 St Marylebone Workhouse 室外,男士們正在休息及讀報。 圖片來源:The Print Collector/Getty Images

活化建築卻活化不了報章

當今 21 世紀,世界各地的紙媒同樣江河日下,英國的地方報社亦先後撤出市中心,把臨街的地標建築出售,轉到近郊的廉價物業辦公,記者甚至沒有穩定工作空間,經常要在咖啡店寫稿。

在 2018 年 11 月,Bath Chronicle 放棄原來總部,遷移到當地學院校舍之內;Swindon Advertiser 亦於同年撤出市中心,搬到超過 3 公里外的郊區;The Scotsman 位於愛丁堡中心的著名地標,如今被活化為酒店;昔日 Blackburn Times 辦公室如今由酒吧進駐。建築的活化是社會轉變的重要見證,正如西方教堂一間接一間倒閉,活化成另類用途一樣,見證著基督宗教信徒持續減少。

當初因為報章而興起的報攤、圖書館及酒吧,如今同樣面臨沒落的命運,但那個時代的痕跡,仍然以建築刻寫在城鎮之上,成為歷史陳跡的一部分。下次到英國旅遊,不妨以此角度,豐富城市閱讀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