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在青少年時期出現並不罕見,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或與早年生活的不愉快經歷有關,例如貧困、父母心理健康問題、欺凌、受忽視或虐待。精神疾病在經歷逆境的青少年身上,病情或更嚴重、更難以治療。預防勝於治療,抑鬱症也如是。
最新研究就發現,回憶正面的記憶或有助具童年逆境的年輕人,減低其患抑鬱症的風險。研究由來自劍橋大學及倫敦大學學院的團隊進行,日前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期刊。
過往已有研究發現,回憶起快樂事件或能增進正面情緒,並在壓力事件發生後,抑制釋放壓力荷爾蒙。是次研究則希望得知,回憶正面的經歷是否真的能夠抵禦壓力。團隊為此收集了 427 名 14 歲青少年的多項測量數據,如壓力荷爾蒙、情緒和消極想法。這些青少年還有一項共同特徵 —— 他們都因童年的逆境經歷,而面臨抑鬱的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那些在參與研究之後,回憶起更多具體正面回憶(例如某年生日的快樂回憶)的人,對自己的負面想法較少,他們一年後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亦較低。
另一項有趣的結果是,這個方法並非對所有人有效。在研究中,回憶特定的正面記憶能降低負面想法和抑鬱症狀,但只發生於在研究期間的 12 個月內,至少經歷過一次壓力事件的人身上,對其他人並沒有影響。
團隊由此推論,回憶特定的積極事件或有助恢復心理健康,特別是面對有抑鬱風險的青少年,或是當發生糟糕的事情時。舉例說,想想「當我見到有人摔倒,我曾前往幫助他」,這種正面記憶可以防止消極的想法,以對抗覺得「自己沒有用」的感覺,減輕抑鬱症狀。
其中一名研究作者 Anne-Laura Van Harmelen 表示,研究結果可幫助制訂預防青少年抑鬱症和改善治療的新方法。例如,培養有童年逆境經歷的青少年回憶特定正面記憶,以增強他們的適應能力。
想留住正面回憶,其中一種可嘗試的方法是寫日記。除了記下發生過的好事,記下消極事件也可能有益,能反映這些經歷如何影響自己的思想和情緒。不過 Harmelen 指出,這做法仍有待進一步研究了解。對於那些正在與抑鬱症搏鬥的人來說,這或不是有效的方法。對於已有抑鬱症狀的人,是次研究結果或比較適用於強化既有治療,改善治療效果。
此外,對於患有臨床抑鬱症的人,他們或難以記住特定的積極事件。結合「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 CBT)」,或能更有效回憶正面事件。CBT 治療會引導患者提及對自己、對世界和對別人的看法,以及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通過改變想法(認知)和行為,改善患者情緒。是次的研究則表明,能夠回憶起過去的特定積極事件(如「那日我在數學科得到高分」)有助於否定消極的想法(「我是愚蠢的」)。
對於未來的研究方向,Harmelen 認為,應該研究這種「回憶特定積極記憶」的能力是否可以訓練得來,以及驗證是否真能改善對精神較脆弱的青年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