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紐約是蠔天堂?紐約十億蠔計劃

A+A-
圖片來源:Billion Oyster Project

許多紐約人也不知道,在 17 世紀,紐約的海港其實是當時著名的產蠔區,海底滿佈蠔礁。可是,到了 20 世紀初,因為過度捕蠔,及工業廢水污染,蠔礁日漸消失,受水質污染的蠔亦不再適宜食用。紐約「自蠔」的光輝便成歷史。

紐約港長年受污染困擾,海洋生態枯竭。直到 1972 年,隨著「清潔水法案」通過,法律才禁止傾倒廢物或未經處理的污水入港口。紐約一個非牟利組織正在努力清理這渾水,嘗試復原其失去己久的生態系統 —— 投下蠔殼,種出蠔礁,名為「十億蠔計劃」(Billion Oyster Project,下稱 BOP)。目標是到 2035 年在 100 英畝的蠔礁上建立 10 億隻活蠔,亦是其名稱的由來。

項目的合作夥伴、海鮮供應商 The Lobster Place 每週五都會到餐廳收集蠔殼。蠔殼會運到布魯克林的 Greenpoint 社區,再每月一次帶到紐約港中心的總督島(Governors Island)。蠔殼會先存放一年,經日光照射,待自然清除有機物。

蠔殼經最後清潔之後,會送到「紐約海港學院」(Urban Assembly New York Harbor School)的孵化場。學院是一間位於總督島的公立高中,提供海洋科學技術和職業培訓。孵化場人工誘導蠔產出幼蟲。在一至兩個星期內,每隻幼蟲長出一隻「腳」,那是以天然膠水覆蓋的小肢體。然後,牠們會被移植到經處理的蠔殼,一箱箱的蠔殼將會成為這些幼蟲的落腳點。

這階段至關重要:如果幼蟲無法找到依附的地方,牠們就會死亡。一個再生殼可以容納 10 到 20 隻新的活蠔,具體取決於蠔殼的大小。一旦幼蟲有立足之地,它們會開始準備其「變態」,利用水中的碳酸鈣,製造自己的貝殼。雖然不是所有的幼蟲都能存活,但目標是讓至少 5 隻蠔聚集在一個外殼上。

等待海水夠溫暖,成熟的蠔將被遷移到蠔礁結構,安置在籠子或貝類袋裡,為牠們提供穩定的地方,並在紐約港建造健康的蠔礁。BOP 已立建立了 12 個蠔礁,有些靠近岸邊,另一些則在更深的水域。

蠔了不起的地方在於,牠們是天然的海水過濾器,每隻蠔每天能過濾 110 到 190 升的水。牠們還為各種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和住所,支持生物多樣性。BOP 策略總監 Madeline Wachtel 解釋:「蠔礁提供了巨大的海洋棲息地,類似於珊瑚礁,用角落和縫隙來保護幼魚,並且是某些物種的食物。牠們有助創造繁榮的生態系統。」

但對於紐約等沿海地區而言,蠔最大的吸引力是提供天然防波堤,尤其是在海水溫度升高和颶風肆虐的時代,蠔礁可以抵禦颶風的高速波浪,減低其對城市基礎設施的破壞力。紐約州長風暴復修辦公室與 BOP 合作,為其 7,400 萬美元的防波堤項目安裝蠔礁,該項目旨在減輕風暴潮的侵蝕和破壞,改善拉里坦灣(Raritan Bay)的生態系統健康,並提高近岸水域相關的環保意識。該計劃小組與紐約市 5 個自治市鎮的 75 所公立學校合作,安排同學到蠔場或研究站實地考察,學習如何測量水質和跟進蠔的生長情況。

圖片來源:Billion Oyster Project

要「蠔得起」,餐廳蠔殼的收集計劃極之重要。BOP 執行董事 Pete Malinowski 表示:「我們需要蠔殼才能完成我們的工作,而獲得它們的唯一地方就是餐廳。」很幸運,許多餐廳非常樂意參與。在紐約市,超過 70 家餐廳參與了計劃,把蠔殼送給組織。Brian Owens 的餐廳 Crave Fishbar 僅一星期便要處理約 2 萬隻蠔。他估計,自從他 3 年前與 BOP 合作以來,捐贈了大約 20 噸蠔殼。「我們希望盡量減少浪費,增加對社區的影響。」BOP 至今收集了逾 100 萬磅的蠔殼。

商業社會講求「雙贏」,在商言商,餐廳也有好處。紐約市的所有餐廳都必須購買垃圾袋,回收貝殼顯著減少處理蠔廢物的費用。除了節省垃圾處理費,餐廳未來或能藉此獲得稅收減免。紐約市議員 Linda Rosenthal 希望能夠在一年內通過有關法案:「它符合國家對海岸線保護和重新引入貝類的興趣,有助當地社區餐館,並讓孩子參與其中,所以我很樂觀。」

項目的資金來自州和城市支持者的各種撥款,國家科學基金會最近也重新支持該項目,提供兩年 450 萬美元的撥款。有錢、有心、有人力,只待蠔寶寶順利成長,然後傳宗接代。Malinowski 對 BOP 目前的進度既感興奮,又樂觀審慎:「進展令人興奮,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驗證,但它也很嚴肅,因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蠔礁,以及美麗的海港,不是朝夕間就能重建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