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性侵事件「向撒旦宣戰」,宗教意義何在?

A+A-

世界各地的天主教會頻頻爆出醜聞,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為應對全球輿論壓力,解決一連串棘手的道德爭議,終於在本月 21 日於梵蒂岡首度召開一連 4 日針對兒童性侵事件的教廷會議。會議上,方濟各承諾將一改過去的教會慣例,敦促 114 名主教制定具體措施,對神職人員所犯罪行採取果斷行動,甚至形容教會如今將積極與「撒旦的工具(tools of Satan)」作出「全面戰爭(all-out war)」。

誠如馬耳他大主教 Charles Scicluna 對外宣稱,是次教廷會議最重要的一大步,是教會將會走出以往的「沉默文化(culture of silence)」,於今後變成「公開文化(culture of disclosure)」,這或意味著梵蒂岡正要擺脫閉門管理的教會傳統,與現今的法治社會接軌。馬耳他大主教亦提到:「我們所檢討的那些不端行為,即是所有法治文明中的犯罪行為。」對梵蒂岡今日毫不含糊地使用「犯罪(crime)」這個字眼,外媒形容,至少在措辭上,這是天主教會過去至今最顯著的變化,而且令人震驚。

「上帝的神聖子民正觀看著我們,並期待我們不只是作出簡單而預期之內的譴責,而是採取具體有效的行動。」教宗方濟各開腔提出嚴懲罪行的聲明,以至往後的「具體」行動,都象徵了天主教會在立場上的改變。今次特別教廷會議中,梵蒂岡使用的強硬措辭包括「具體行動」和「犯罪」,這種公開懲處的態度,與天主教會的信仰基礎有著很大落差。如「大西洋」駐巴黎記者 Rachel Donadio 所指,歷史上天主教會一直強調「寬恕」,而不是「懲罰」。口徑作風改變的同時,梵蒂岡亦似拋棄了模糊而感性的「罪惡(sin)」,換成法律條文下制裁明確的「犯罪」。

罪的定義,延伸到天主教的教義,如今都隨著教會和國家之間的潛在交涉有了改變。據 Donadio 指出,自上任教宗本篤 16 世(Benedict XVI)以來,其實梵蒂岡早有懲處指引,在教會和主教收到神職人員涉及虐待兒童的指控時,應該通知警方並協助任何調查,但這並不是一項具約束力的教會守則。

實際上,即使是不停爆出性醜聞案件的民主國家,教會是否決定向警方舉報神職人員,並非視乎涉案者是否觸犯國家法例,而是先看教會如何解讀事件以及事件的起因。

圖片來源:路透社

教宗方濟各曾表示,被視為天主教會最高法院的羅馬教廷信理部(Congregation for the Doctrine of the Faith,CDF),其實已積壓了大約 2,000 宗案件有待處理。而在過去 10 年,羅馬教廷收到來自全球各地共 3,420 宗向 CDF 舉報的涉嫌性侵案件。據馬耳他大主教的說法,今後教廷律師將由 10 人增加到 17 人,期望能加速整治步伐,而教宗方濟各亦藉著這次特別會議,向 190 名與會主教提出 21 項「反思」清單。包括為主教建立一套新的應用指引,指導他們如何處理神職人員的濫權案件;討論懲罰與犯罪是否相稱;以及進一步討論對性侵犯未成年人的牧師和主教,是否應該予以開除。

Donadio 認為,來自世界各地,以及梵蒂岡內部的主教,都可能尚未意識到這場教會危機的嚴重程度,也相信是教宗召開特別教廷會議這個充滿政治考量的行為的用意。這次提高現有法律意識的會議,本質上並非一種革命性行為,但梵蒂岡本身看待法律的做法相當混亂,而且從不努力對外澄清,「對於這個古老團體來說,這已經是一個進步」。

她認為,會議的確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但這其實等於一家大型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對外召開性騷擾索償會議。「我的理解是,講法律只是為了保護教會自身,而不是受害者。當然,教會不是一家公司。」

教廷會議結束後,對於教宗公開的嚴懲罪行宣言,不少學者和團體都批評太過門面,而且推卸責任,措辭上的改變並未有實際行動證明。德國明斯特大學的教會法專家 Thomas Schueller 便形容,教宗的發言「錯失了一次機會」,「他只是提出乏味而顯而易見的陳述,卻迴避了從受害者的角度,強而有力地表達教會要承擔甚麼責任」。

同樣地,本身曾在童年受過牧師性侵犯的國際人權組織「終止神職人員虐待(Evangelical Church Alliance,ECA)」發言人卡馬哲(Matthias Katsch) 亦表示:「教宗的發言,意圖相當無恥,他只是讓自己站在(反虐待兒童)運動的前線,但並沒有面對罪惡和失敗,或帶來真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