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翻譯機:是溝通還是誤導?

A+A-
圖片來源:JIM WATSON/AFP/Getty Images

過去不少研究人員都致力開發手語翻譯機,期望方便聽障人士融入社會。最近,美國密芝根州立大學的一班研究人員,就研發出便携式手語翻譯機,把美式手語翻譯成英文,希望能夠便利聽障人士的日常生活。

手語翻譯機其實不算甚麼新鮮事物,早在 1988 年,兩位史丹福大學的學者就發明了一款翻譯手套電腦手套會捕捉用家的手部動作,繼而轉化為單字。在此之後的數十年,不少科學家都希望研究出更精準的翻譯手套。可是,這些手套一般也很笨重,難以携帶出外,亦未能有效感應手部動作。

對比以往的發明,美國密芝根州立大學這次研發出的便携式手語翻譯機,有多項技術上的突破。它只有約一枝潤唇膏的大小,方便用家携帶。研究人員利用一種名為 DeepASL 的技術,透過鏡頭裝置閱讀用家的手部動作,然後進行深度學習演算,比對用家手部動作和電腦中的手語資料庫,最後進行翻譯。不同於過往的翻譯手套只能翻譯單字,這個便携式手語翻譯機能有效讀出完整句子,大大提高發明的實用性。

Zhang 和另一位研究員 Biyi Fang 在測試翻譯機。 圖片來源:密芝根州立大學

在密芝根州立大學的新聞發佈中,研究團隊領袖 Mi Zhang 表示,這項發明可成為聽障人士的貼身翻譯員,不單令他們得到更公平的就業機會,亦大大改善他們的日常生活。他舉例指,現時聽障人士看醫生,通常要家人陪同,又或者要等待醫院翻譯員到場,兩種情況都可能衍生出私隱問題;更甚,若果情況危急,在等待翻譯員到場的途中,病人身體可能經已惡化,若果有手語翻譯機的話,聽障病人的權益會得到更大保障。

可是,美國高立德大學的傳播學教授 Christian Vogler 就對手語翻譯機成效,抱持懷疑態度。首先,在技術上,翻譯機僅閱讀手部動作的話,翻譯時會產生很多文法問題。在美式手語世界,面部表情被用作修飾語,也被用來分辨句子的性質,究竟是陳述句、問句,抑或是否定句。例如問問題時,眼眉向上,是代表問是非式問句,眼眉向下的話,則代表問「WH-」開首的疑問句。人們也會以轉換身體姿勢來表達意思,例如把頭向前傾,可以解作「如果」(If)。

Vogler 認為所謂的手語翻譯機,從根本概念上已經出錯,手語不等同手部動作,背後有著一套複雜的語言學體系,難以被各種技術取代。研究人員應該走入聽障人士的社群,理解他們真正的需要。但團隊在研究的過程中,並未有邀請聽障人士參與試驗,只是請來了參與手語課程的健全人士進行測試。

不過,Vogler 認同,把深度學習技術應用到手語分析,無疑是很有意思的發展方向,但應用層面不是人與人的交流,而是人機交流。現時,亞馬遜 Alexa 等人工智能語音裝置大行其道,但這些裝置往往忽略了聽障人士需要。在未來,若果智能手機能辨識出手語,將會大大便利聽障人士,讓他們融入人工智能世代,拓闊他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