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歷史虛無主義

A+A-
1971 年的北京街頭。 圖片來源:Vittoriano Rastelli/Corbis via Getty Images

上海華東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某教授突然發表文章,聲稱「反對歷史學的虛無主義」,嚴正指出:「歷史虛無主義是一種否定客觀存在的歷史,罔顧歷史事實為特徵的一股社會思潮…… 將虛假歷史『真實化』。」

歷史虛無主義者以局部和僅部分的節點,「動搖人民的信仰,搞亂人民的思想…… 迎合和鼓動國內外的敵對勢力。」作者要求,歷史學者必須「拋棄偏頗狹隘的管窺之見,堅持從歷史大勢和戰略大局出發,做出實事求是的客觀敘事和科學解釋。」

這段話拐彎抹角的意思,其實只有一點:歷史學不可以是獨立的客觀論述,必須為當前的政治形勢需要服務。

但卻動用了一個龐大的詞彙,叫做「歷史的虛無主義」,其語言本身,已經相當虛無。

「虛無主義」(Nihilism)是西方哲學詞彙,指一切生命的存在,並無目的意義。由於所謂現實世界,通過感官感受,到底是否存在,由柏拉圖那一代已經存疑。

既然客觀世界並不存在,「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感受到的一切名相,全為空幻,則人生社會,絕無道德、秩序、理想可言。

虛無主義只是一種哲學認知,但歷史學卻必須以事實為出發的基礎。任何歷史學都要由證據開始,建立分析、演繹結論。

歷史學和哲學完全是不同出發點的兩種學問,沒有事實證據,則無歷史學;但完全否定現實,卻是虛無主義的根本。

因此,「歷史虛無主義」這個名詞,西方學術界並無位置,純粹由中國人自己發明。本身已經矛盾,並無意義,本身是一種虛無。

將簡單的意思,用複雜抽象的詞彙包裝,故作高深,旨在引起困擾,本身是一種語言的虛無主義。

中國這位學者叫出所謂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口號,反應寥落,證明今日的中國,與毛澤東時代不同,是一個歷史學者「人才凋零」的時代。

歷史為政治服務,在鄧小平復出以來,本來已經不時興。鄧小平對歷史學並無興趣,也不喜歡讀書,而毛澤東嗜好讀歷史,其史觀於傳統儒家的史觀完全顛覆,「水滸」影響所及,結合了對草寇亂臣的支持和馬列主義的階級鬥爭,一人掌控一國的歷史道德一言堂長達 28 年。

毛澤東的史觀有三點:一是「農民起義創造中國歷史」,二是「法家是中國歷史進步的動力」,三是「貫穿中國歷史的就是儒法鬥爭」。

毛澤東對所謂農民起義和法家的極端偏好,塑造了一個歷史解釋極權、美化極權、服務極權的紅色虛無時代。當年歷史學知識分子由北大翦伯贊為代表,姚文元、戚本禹等政客和應,「兩報一刊」的「歷史學才俊」如梁效等全國聞名,貧下中農跟隨學習。今日則花果凋零,何謂歷史虛無主義,無法掀起一場全國的思想運動,毛澤東時代令一些人懷念,也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