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事後孔明,太少的認清自己

A+A-

有沒有遇上這一類人:當得知某事的結果以後,即誇誇其談,矢言「我就知道會這樣」、「你們應該聽我的」云云。反正事情經已發生,做「事後孔明」發表偉論看似無傷大雅。不過,作家 Alex Hannaford 於英國廣播公司(BBC)撰文,指這種「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不僅常見於政治預測,在商業決策以至生活上亦十分常見,屬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的一種。

賭盤賠率高低也許是見證事後孔明最誠實的證人。Hannafor 回顧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初,杜林普只是冷門人物。大選當晚,其勝選賠率只收窄至 5:1。第二天早上,杜林普勝出大選,「明智」的政治預言家卻如雨後春筍湧現。Hannafor 稱,他們仿佛一早已知大選結果,並強調:儘管結果如此,自己還是早已看穿一切。他認為,人們都可能搖身一變成為孔明,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基於勝出而作的預言,實際上不能撼動事前的機率。

杜林普勝出大選,事後「預言」他會當選的論調忽然增加。 圖片來源:路透社

這種情況從天氣預測亦可見一斑。假設預測當天只有 20% 降雨機率,而你認為這天必會下雨,結果竟如你所言。由此會否忽然覺得,自己的預測能力,比氣象專家的估計更出色?但事實是,有關機率從未改變,只是閣下沒有科學根據的預測,碰巧猜中一些難以發生的事情。

201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 Richard Thaler 認為,企業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出現事後孔明旳現象。有研究發現,77.3% 經營失敗的初創企業家在失敗降臨前,相信自己的公司能成功。但經營失敗後,就只有 58% 人會說他們原本覺得能成功。Thaler 去年接受商業雜誌「麥肯錫季刊(McKinsey Greater)」採訪,提出一個例子:「一位 CEO 決定嘗試一項看似不錯的計劃,但幾年後,競爭對手推出的產品較之優勝。這時,該 CEO 對自己說:『其實我最初就不相信這個計劃能成功。』」

明尼蘇達大學社會科學家 Kathleen Vohs,曾在 2012 年以「後見之明」為題撰寫論文。Vohs 認為後見之明導致人們集中以一個原因,理解過去事件如何影響現在,因而忽略其他合理因素。同時,後見之明使人對自己的判斷力過度自信。他又提到,某些人可能更傾向出現後見之明。如閣下在決策前能收到大量且明確的反饋,那麼出現的可能性便會減低,反之亦然。

應如何避免後見之明發生?Thaler 指方法十分簡單,就是把當日的決策記錄下來,使有案可稽。紀錄不只是為了尋找當時的真正想法,更重要的是從錯誤中學習。「如實記下:一眾決策成員在事前均抱持相同假設,相信競爭對手沒有類似產品推出、忽視了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他認為,「所有學懂分辨不良決策及結果的公司,最終都會有所進步。」反之,沒有認清失誤的真正原因、汲取教訓,便可能在後見之明中打轉。

懂得查找不足後,要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美國辛辛那堤大學市場營銷系副教授 Drew Boyd 表示要「重新開始」。「既要回顧之前發生的事,亦要收集新的信息。把兩者結合起來,拓寬眼界。謹記,人們乃出於疏忽、忽視,導致只考慮眼前所見之事。」另一項值得留意的地方是,後見之明使人誤以為能藉此認清一切。Boyd 提醒這種想法十分危險:「人們誤以為自己可以回顧過去,並解釋事情。這反而令他們自以為掌握了新的預測能力。要糾正後見之明,人們必須認清,自己沒有預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