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人類忠實老朋友,但為何我們總忽略牠們的心思?

A+A-

常言道: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人類與狗相處起碼 14,000 年,但我們過去卻甚少會參透狗隻的心思,直到近 20 年,有關狗隻的認知行為和心理學書籍,方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美國杜克大學演化人類學教授 Vanessa Woods 與 Brian Hare 撰文分析,人類開始關心狗隻心理背後,究竟透露了甚麼訊息?

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狗隻已經與人類如影隨形。牠們是守衛、是狩獵夥伴、是睡覺時的取暖工具,在缺糧時,還曾經被當作人類的晚餐。踏入近代,有關狗隻的書籍都是以實用為主,教人如何挑選、訓練和照料牠們,直到 2000 年後,潮流開始改變。

在美國文化中,作家 John Grogan 所寫的暢銷回憶錄「馬利與我Marley & Me)」無形中成為轉捩點。故事講述作者飼養的拉布拉多犬馬利,起初談的還是傳統的飼養和訓練心得,但下半部分開始改為寫馬利的內心世界,自此開始,探究狗隻心理的書籍以驚人速度大增,目前 Amazon 出售的狗隻書籍超過 7 萬本,當中不乏暢銷流行小說。譬如 Garth Stein 在 2008 年撰寫的小說 The Art of Racing in the Rain,故事以混種拉布拉多犬 Enzo 為敘事者;作家 W. Bruce Cameron 在 2010 年出版的 A Dog’s Purpose: A Novel for Humans,同樣代入狗的角色說故事。

無可救藥的人類附屬品?

我們與狗相處過萬年,現在才開始關心狗隻的心思,背後有相當複雜的文化成因。Woods 和 Hare 認為,科學界過去 20 年的動物認知科學研究是其中關鍵。

縱觀整個 20 世紀,絕大多數認知科學的研究,對狗隻都興趣缺缺。科學家傾向相信,狗隻早已被馴化為無可救藥的人類附屬品,沒有太大研究價值。1931 年,英國博物學家 Frances Pitt 嘲笑狗隻缺乏智慧,因為在物競天擇的大自然考驗面前,狗隻終究要在人類保護下過活,缺乏獨自求生的能力。

但到 1950 年代,各類認知實驗開始展示出,動物同樣擁有成熟的智力。1980 年代的研究又發現,海豚可以模仿電腦的聲音,並且以新聲音標示現實世界的各種事物。另一些研究則發現,鴿子可以通過照片為物象分類。猩猩作為人類近親,同樣被證實可掌握近似人類的基本技能

至於狗隻的認知科學研究,一直要等到千禧年以後才相繼出現。究竟狗隻如此貼近地面、依靠嗅覺認知的世界,與人類有何根本分別?認知科學家 Alexandra Horowitz 從科學角度回答,她在 2009 年出版 Inside of a Dog: What Dogs See, Smell, and Know 舉例指出,從狗隻角度而言,其實「一朵玫瑰與周遭所有植物都沒有分別,直至它被其他狗隻撒尿。」

神經生物學家 Gregory Berns 其後帶來另一項研究突破,破天荒為清醒的狗隻進行磁力共振的腦部掃瞄。他發現狗隻大腦的犒賞系統中,對讚賞與食物的渴求比重相約,部分狗隻甚至更重視得到讚賞。研究同時發現,狗隻大腦中有專門的區域識別人臉,相較起來,貓隻則不太擅長認人。相關成果發表於 2013 年出版的 How Dogs Love Us: A Neuroscientist and His Adopted Dog Decode the Canine Brain

從 18 世紀童工看 21 世紀寵物犬

歷史證明人類是善變的動物,人類已經不只一次改變對狗隻的觀感。我們的祖先曾經視狗為代勞工具,與今日飼養為寵物的心態有天壤之別。Woods 和 Hare 更大膽指出,類似的心態演變,同樣適用於人類對自身子女的認知上。

在 18 世紀初的歐洲,兒童是生而工作。父母大量生育,不純粹因為避孕技術不發達,還因為父母需要人手,加上嬰兒夭折的相當常見,因此要以大量生產抵消損失。能夠存活下來的基層兒童,往往被送往煤礦或工廠工作,部分會負責掃煙囪,又或者給予親戚家中當家僕。到 19 世紀,隨著兒童的存活率提高,亦有愈來愈多兒童不用再當童工。父母改變心態,不再視子女為潛在的勞動力,反而把兒童視為天真無邪和純潔的象徵,是需要受保護的對象。

類似的轉變模式,同樣出現在人與狗的關係上。當工作犬在人類社會的地位式微,人類亦開始以另類目光看待狗隻,把牠們視為寵物,牠們的唯一工作,可能是回報人類施予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