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不賣酒?無酒精酒吧興起

A+A-
5 月 9 日,都柏林無酒精酒吧「The Virgin Mary」的酒吧經理示範調配無酒精版的「血腥瑪莉」。 圖片來源:Artur Widak/NurPhoto/Getty Images

酒吧不賣酒,就如動物園無動物一樣,聽起來十分矛盾,卻是千禧世代對飲酒文化的回應。歐美等地最近興起無酒精酒吧,三五知己到酒吧不再買醉,為滴酒不沾又渴望社交活動的人提供一個全新的場所。

年青一代對酒精的熱衷大不如前,英國更有大學生組織「清醒社團」,關注酒精問題及舉辦無酒精活動。今年 2 月,酒精飲料數據的全球指標 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s Record 指出,在受訪的美國成人中,有 52% 曾經或正打算減少喝酒。新的文化,造就了無酒精酒吧的出現。

「Getaway」售賣的無酒精飲料賣相無異於一般的雞尾酒。 圖片來源:getawaybrooklyn/Instagram

今年 4 月開始營運的酒吧「Getaway」位處紐約布魯克林,裝潢與燈光無異於一般酒吧。店外招牌簡單寫上「0%」,暗示酒吧內的飲料完全不含酒精。「Getaway」同樣於午後營業,販售賣相精緻的雞尾「酒」,並特別表明不准顧客在店內使用電腦工作。這家由 Sam Thonis 與 Regina Dellea 合辦的酒吧,源自 Thonis 自身的經驗。他表示:「在紐約,無酒精的夜生活場所選擇不多。與更多人討論後,我發現大家都渴望有這種場所可供選擇。」

「Getaway」之所以強調「0%」酒精,是因為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引,含有 0.5% 或以下的飲料皆可稱作「無酒精」,因此很多無酒精啤酒,實際上還是會令人微醺。

新一波禁慾運動?

無酒精酒吧並非全新概念。早在 19 世紀禁慾運動之後,英國各地紛紛開設無酒精酒吧以推動節慾。自 1980 年營運至今的 Fitzpatrick’s Temperance Bar 便是其一。

然而,今天的無酒精酒吧並非建基於節慾主義。Thonis 表示,絕對歡迎顧客先在其他酒吧小酌兩杯再來光顧,指「Getaway」不單為不喝酒的人而設,亦無規定在店內必須清醒,只希望提供一個選擇予顧客,玩樂之後不致宿醉。

熱衷舉辦無酒精活動的 Lorelei Bandrovschi 抱持同樣看法,認為酒吧出現的原意是讓人放鬆心情,但酒精卻令某些人卻步。不拒抗酒精的她,將推廣無酒精視為一種解放。「為了推翻『在酒吧或派對必須飲酒』的預設選項,我們必須推廣無酒文化。」

隨著喝酒文化有所改變,商家亦紛紛求變。酒精長久而來支配各地的夜生活場所,苦了渴望社交又不勝杯酌的人。如今,無酒精酒吧正在歐洲遍地開花,如波蘭的「There’s Vena’s Fizz House」以及今年 1 月在都柏林開幕的「The Virgin Mary」。另外,雖然美國啤酒銷量下降的事實,未必反映當地人放棄所有酒精飲品,但廠商依然迅速回應,例如喜力於 2017 年推出 0.0 無酒精啤酒。

「Getaway」酒吧營運不久便步入穩定期。同為創辦人的 Dellea 表示,每天開業都會擔心無人問津,但通常在 20 分鐘後便開始繁忙起來。顧客包括有好奇的本地人與孕婦,亦不乏來刻意「買醒」的人。Dellea 與 Thonis 希望酒吧能吸引更多人,但也不刻意為之。Thonis 說:「只要人們希望來到這裡,我們便會繼續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