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 切爾諾貝爾】如何「求真」而成為最高分「神劇」?

A+A-
HBO 短劇「切爾諾貝爾」(Chernobyl)
劇集「切爾諾貝爾」劇照。

1986 年切爾諾貝爾的核事故,堪稱史上最嚴重的人為災難,歷年不乏電影試圖重現當時的頹垣敗瓦。剛播放完畢的 HBO 全 5 集短劇「切爾諾貝爾(Chernobyl)」在短短一個月內竄紅,更在影評網 Rotten Tomatoes 錄得 94% 評分,成為全站最高分劇集。影評盛讚製作團隊無論在科學、史實、角色甚至場景上,高度還原這場 80 年代末的大悲劇。在美國土生土長的編劇兼監製 Craig Mazin,何以能還原事故的細枝末節?

創作初衷:「純粹好奇」

Mazin 接受外媒 VICE 的電話訪問,透露自己對切爾諾貝爾核事故的好奇。事故發生時 Mazin 15 歲時,他對事件只有模糊的認知。及至 2015 年,Mazin 猛然覺得自己對事故的無知是個非常奇怪的失誤,於是開始研究其始末、查找相關的書籍與紀錄片。

他說:「當時的我純粹想知道:那天晚上,到底是出了甚麼無何挽救的錯?當我讀到令我震驚的部分,它們便深深植根我的腦海,就像我發現了從來沒有紀錄的一場戰爭一樣 —— 當然,我清楚知道有人為這些細節紀錄,只是沒法呈現於大眾面前。此後,我便開始沉迷。」Mazin 於 2016 年開始決定製作劇集,花了長達兩年半時間搜集資料。

蘇聯體系與掌權人固然是劇集著力刻劃的大反派,但 Mazin 處理事故後每個人的反應,同樣面面俱到。例如核電廠第 4 號反應堆爆炸時,不知就裡的居民還扶老攜幼上前看熱鬧;對核災缺乏認知的消防員仍衝鋒陷陣,以為大火災將會如常撲滅,皆大歡喜;宣佈撤離後,一生居住普里皮亞季(Pripyat)的老婦拒絕軍人指令,不欲遷出故鄉。這些充滿人性、有血有肉的細節,全賴拍攝前的準備工夫。

在眾多文本中,影響 Mazin 最深的要數由 Svetlana Alexievich 撰寫的災後口述歷史「車諾比的悲鳴Voices From Chernobyl)。「Svetlana Alexievich 紀錄了我們鮮見的歷史,那些我們根本不認識的小人物。」他表示。褪去以大人物為焦點的視角,Alexievich 以眾生平等的雙眼觀察每個人,啟發了 Mazin 的劇本,甚至化用了書中的真實人物與對白,試圖將事故的真實一面重熒光幕上。

劇集「切爾諾貝爾」劇照。

在充滿謊言的事件裡,追求最高的準確性

「切爾諾貝爾」開篇一句「謊言的代價(the cost of lies)」,預示事件中的負責人員謊言百出,失卻事實的世界無比險惡。在劇集的製作上,Mazin 也致力將真相呈現。節目播出後,網民於 Twitter 大讚團隊製作認真,大至核電廠與民居,小至基輔地區的車牌也一絲不苟。Mazin 歸功於道具團隊,並認為大家的目標一致:「準確性是我們最重視的元素。」

為了將真相呈現人前,Mazin 曾在開拍前將劇本交予曾親身經歷事故的人,虛心汲取意見並修改細節。在處理核爆的科學細節上,Mazin 同樣不敢怠慢,向核工程科學家諮詢,務求在形容意外細節時向觀眾如實奉告。他表示這是對科學的尊重,並打趣道:「我尊重解決事故的一眾科學家,因此決定在劇中加入科學元素,希望當科學家看到此劇,會心生『噢,謝謝,做得十分好!』的想法。」

劇中的核物理學家 Ulana Khomyuk 芸芸主角中的唯一虛構角色,為了追查核事故真相,不惜冒死走訪每個涉事核電廠工程師,更一度被國安局職員拘捕,這或許是便是 Mazin 向一眾默默付出的科學家致敬的小心思。

「切爾諾貝爾」製作認真準確,劇集亦不見典型的美蘇政治對壘。Mazin 表示:「當時正值冷戰時期,我不認為西方人對蘇聯人的生活與思想有充分與恰當的理解。事實不一定如我們以往認知般單一,那裡(蘇聯)仍然有笑聲、有幸褔、有愛、有人類的共同經驗。」無論如何,Mazin 與其團隊成功向觀眾呈現了在核災難中人性最美好與最醜惡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