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日本友人到香港旅遊,回日後說香港的拉麵很好吃。筆者摸不著頭腦,香港拉麵好吃?她去的真的是香港嗎?抑或香港終於有好吃的拉麵店?友人遞出手機,展示店裡的食物相片 —— 原來是「細蓉」。
相信讀者的反應與筆者當時一樣:這是雲吞麵好不?才不是拉麵。但友人頗是驚訝,因為在她眼中這就是拉麵。仔細一想,日本近年的確有不少拉麵加入了雲吞作配料,麻辣擔擔拉麵也非新鮮事。漫畫「拉麵王(ラーメン発見伝)」中,有出現過男主角跑到東亞,找大地魚作湯底材料的情節。香港傳統雲吞麵的湯底用大地魚熬成,換個角度看也是魚介系清湯。
追本溯源,日本拉麵的起源是中華麵,也就是中國麵食。湯底加個醬料,就是「拉麵」的雛型。到今時今日,「撈麵(混ぜそば)」被歸入無湯拉麵的一種。雲吞、水餃、咖哩、豆漿、檸檬、柚子都是拉麵材料,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東西加進去。拉麵名字雖然有個「拉」字,但再不一定是手拉。你當然可以堅持手拉,但機製麵條放湯,端出來也是拉麵,不如說日本的拉麵普遍都不是手拉的。
「拉麵」之定義,廣到一個地步,只要是長條形麵類都可以算是拉麵。廣義上,意大利麵都可以看成肉醬撈麵。跟意大利的朋友說,香港人會把意大利麵放湯,上面有廣東叉燒作配料。他用「你腦袋沒問題吧」的溫柔眼神看著我,以為我是說笑。於日本友人眼中,拒絕將「細蓉」當成拉麵的筆者都是差不多貨色。
問「拉麵」到底是甚麼,或者是個錯問題。在日本餐廳的菜單上,除了烏冬蕎麥之類的傳統麵類外,其他都可以暴力地歸入「拉麵」當中。所以不應該問「拉麵」是甚麼,因為「拉麵」是既有麵類以外的「甚麼」。無以名狀及分類的古怪麵食,先丟到「拉麵」的籃子中。原來你叫「擔擔麵」?不好意思,以後就叫你「擔擔拉麵」吧。
中華麵不會加醬油,所以加了醬油的中華麵就不是中華麵,而是拉麵。拉麵從一開始就是 Fusion 菜式,在日本人認知外的麵食都是拉麵。說起來有文化交流的味道之餘,還加了點東方主義作調味。
在寫這篇文章之際,突然靈光一閃,涼茶配拉麵有沒有配搭的可能性?Google 一下,發現名古屋早有「漢方拉麵」,雖然感覺上「漢方」只是個噱頭。話說回來,中間妥協來個「中湯拉麵」又如何?「花生雞腳拉麵」會打開味蕾的新世界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