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打破國際常規,經濟全球化進程是否逆轉?經濟學家 Michael O’Sullivan 在最新著作 The Levelling: What’s Next After Globalization 斷言,其實全球化早已壽終正寢,普世價值正在沒落,我們正緩速邁向美國、歐洲、中國瓜分的「多極世界(multipolar world)」。各方在政治、社會及文化價值上分庭抗禮,國際機構將會進一步喪失協調能力。
前投資銀行家、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 Michael O’Sullivan 在著作中指出,事到如今,很多國際專家還在力挽狂瀾,試圖挽救全球化的成果,譬如 2018 年 7 月 26 日有 35 位外交專家刊登聯署聲明:「我們為何要捍衛國際機構與秩序?(Why We Should Preserv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Order?)」但作者主張,我們熟識的全球化已成過去。
全球瀕臨第三次世界大戰?
O’Sullivan 接受「經濟學人」訪問時解釋,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國際的回應主要是削減資本成本,沒有解決危機的癥結問題,令經濟在沉重債務下舉步維艱。他由此診斷出全球化的兩大「死因」:首先,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增長日益依賴金融手段,債台高築,央行經常要以購買資產為經濟注資;其次,是全球化帶來的副作用日益顯著,如財富分配不平等、跨國企業霸權、全球供應鏈分散,這些都成為灼熱的政治問題。
全球化之後,迎接我們究竟是甚麼樣的世界?最惡劣的結局,是重演第一波全球化失敗,所引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很多評論家樂此不疲推測戰爭來臨,渲染世界末日氣氛,譬如誇誇其談南中國海主權爭議,可能引發全面中美海戰,但作者斷言開戰機會是微乎其微。
作者反而相信,世界將會在動盪中緩慢過渡,迎向全面的「多極世界」。可能是美國、歐洲、中國三分天下,印度亦可能躋身為主導力量,但要視乎其發展動向。「多極世界」將不存在全球普世的價值,各主導力量會在自由、戰爭、科技、社會及經濟政策上各自表述。
俄羅斯、英國、澳洲和日本等中型國家,將要在新格局中尋找自身定位。俄羅斯想要成為主導勢力,卻缺乏必要的資本。先進小國可能組成新同盟,譬如北歐小國組成的「漢薩同盟 2.0」(Hanseatic League 2.0)。至於全球化所孕育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貿組織(WTO),將會在國際間喪失僅餘的協調能力。
以地域流動取代全球流動
在全球新格局下,人口、資本與思想理論將較難流通全球,反而局限於地域性的流動,譬如說中國資本愈來愈難走出亞洲地區。這同樣標誌著全球民主浪潮退卻,各地區會各自詮釋民主與國家的觀念,難成主導世界走向的普世共識。
作者又預示,各國的社會構成主要分為「平等派」(Levellers)和「利維坦」(Leviathan)兩大陣營,前者是重視人權的民主社會,後者是國家調控的不自由社會。兩個名詞源於 17 世紀英國的政治辯論,「平等派」率先提出憲政民主的理念,強調人權及選舉權;「利維坦」之名來自政治哲學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著作,以比喻強勢的國家。
全球化過渡多極世界的過程中,中國的個案特別值得研究。作者坦言,中國從全球化中受益匪淺,利用世貿組織成員國地位,在全球供應鏈上扮演關鍵角色。但中國自身卻背離全球化世界,反而利用貿易發展成地區強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相比 2011 年,2018 年柬埔寨、越南、老撾和馬來西亞增加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與美國的貿易額相應減少。孟加拉和巴基斯坦與中國亦加強貿易與投資關係,形成日益緊密的亞洲網絡。
與此同時,中國國內又沒有公平的環境,可讓西方企業與中資公平競爭,資金與思想的交流受嚴格規管。中國內部的人口流動頻繁,但外國人卻很難自由進出中國。種種跡象顯示,中國已經成為瓦解全球化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