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設計之魂 Jony Ive 如何催生 iPhone?

A+A-
2018 年 9 月,時任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y Ive(左)與行政總裁 Tim Cook 在加州出席新 iPhone 開售活動。 圖片來源:NOAH BERGER/AFP/Getty Images

當蘋果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離世的時候,許多人都認為這家近代最偉大的公司,即將隨著傳奇隕落 —— 但事實並非如此。iPhone 等產品的銷售依舊火爆,蘋果市值不斷創新高,背後除了那位有如機器般冷靜精準的行政總裁 Tim Cook 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被稱為蘋果設計靈魂的 Jony Ive

他永遠默默躲在幕後,把舞台與閃光燈讓給喬布斯。但 27 年來,每個讓世人驚艷的蘋果商品都是他的心血結晶。

「Jony 對蘋果乃至全世界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他不僅只是一個設計師…… 他能掌握產品開發的全局,也比其他人都清楚蘋果的營運本質。」喬布斯曾對「喬布斯傳」的作者說:「Ive,是我在蘋果的精神夥伴(spiritual partner)。」

2004 年,喬布斯因為胰臟癌,進醫院切除腫瘤。術後,他只要求見兩個人,一個是妻子 Laurene,另一個就是 Ive。

「大多數人講到設計,常常覺得那是表面功夫。」喬布斯重返蘋果後不久,接受「財富」雜誌訪問時說:「但我覺得這種想法錯得離譜。設計應該是一個物品的靈魂才對。」

這個靈魂,就是 Ive。他是蘋果設計的靈魂,是繼承喬布斯遺志的男人。在他手上,蘋果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不可能」。

以 iPhone 為例,這款超世代產品的誕生,來自 2004 年底,喬布斯在蘋果內部啟動代號為「P2」的秘密計劃,目的是塑造出一部前所未見的手機。

當時主導工業設計的 Ive 定調:「要把按鍵拿掉,把焦點放在熒幕本身。要做到像無邊際泳池那樣,直接與金屬機身無縫接合,中間不要有任何其他的細節干擾。」

但這意味著要將所有零件微型化,同時得克服多點觸控、耐磨抗刮、天線收發、人體感應等問題。

這還不包含無數個使用上的細節,例如耳朵的形狀與手機熒幕的貼合程度,下巴與手機話筒的適當距離,甚至連頭髮的顏色,都會干擾到感應器與收訊。

在那個多點觸控剛剛萌芽的年代,Ive 的設計聽起來就像是天方夜譚。更別提當時蘋果的團隊中,根本沒人做過手機。一位前硬體工程師甚至當面對 Ive 說:「你要的技術不存在這個地球!」

「所有的技術都是新的,每一項環節都有問題,」Ive 坦言:「但 Steve 跟我就是覺得手機要這樣做,我們對任何一項都無法妥協。」

對 Ive 來說,沒有甚麼設計是「不可能」的。

1992 年,他剛加入蘋果,為了解決掌上型電腦牛頓機(Newton)的零件與製程問題,他與一位硬體工程師飛到台灣,一待就是幾個月。

「他對產品的沉迷,幾乎到了要拋家棄子的程度了。」該工程師回憶:「要做出最好的設計,生活中必須無時無刻都想著產品…… Jony 付出的是百分之兩百的努力!」

為了克服 iPhone 所有的技術障礙,Ive 與設計團隊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試遍所有的材料,研發出上百種新的製程,做出來的模型高達上千種。其中光是解決「手機邊角不卡到鬍渣」這個問題,模型就做了十幾款。

第一代 iPhone 生產後,設計團隊算了算,共有近 30 個接合處,這意味著零組件太多。「零件愈少,代表公差愈小,零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更好。」一名設計師說:也就是說,產品運作會更和諧。

為了縮減這零點幾厘米間的公差,Ive 與設計團隊前往瑞士,拜訪高級手錶公司,學習如何切削金屬、做表面處理,最後又如何將一顆顆細密的零件,壓縮在直徑只有幾厘米的錶面內。

最後他們將所有的機械加工序整合成一道,開創出一體成形製程,將產品背板與框架整合為一,螺絲孔經切鑿而成。這讓 iPhone 的零件從 30 個縮減到 5 個,厚度足足薄了 30%。

2007 年,iPhone 問世,不只成為蘋果史上最暢銷的產品,從此改變了人類使用手機的習慣,更定調了未來所有智能手機的設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