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講到香港過去 30 年的歷史中,文革與六四事件的強烈印象,形成對中共屠殺的恐懼,催生了香港人逃離與反抗的希冀。部分的希冀在殖民地歷史中著陸,轉化成「非中共政府管治社會」的表象。而這些滋生在殖民地歷史碎片上的想像,又無可避免地與國際化泛亞的記憶與體驗掛鈎,構成了香港人身份認同的大概框架。
但筆者必須重申這只是一個粗略的思路框架,而且恐怕只適用到 2000 年代中後期左右。經過 07 年反皇后碼頭清拆與之後數年反新界東北發展和高鐵撥款,香港開始出現身份認同的世代交替。到「六四不關香港人事」等的聲音浮現,已經是泛民既有的社運論述,從新世代生活中脫鈎的鐵證。香港人渴求發明一套革新過去社運持續失敗 30 年的方法,也就是為甚麼所謂的「本土論述」會在這十年爆發。
從 14 年雨傘革命到今次反送中運動(因為撰文之際運動還未完結,這事實上是不準確的指稱),社會運動發展出一套「無大台」的宗旨。群龍無首是大吉,但始終要得出共識方可以化成行動。從結果來看,香港人算是成功地創立了一套新的社運方式,也建構出屬於這種社運的身份認同。
經過媒體上的即時討論,再回歸實在的物理空間,透過直接的集體對話與行動獲取共同記憶。於是網上的溝通行為,會直接化成真實空間裡的社會體驗。這並非透過媒體介入、或者任何符號消費獲得,而是於實實在在的社會空間中的實踐,從而衍生的群體性與共同記憶。
筆者承認這種論述在某程度上其實頗「左膠」,尤其是注重共同參與、講究共識這些方面。但今次運動與傳統左膠論述的最大分別是,很大部分的「共識」與「討論」在網上論壇與通訊程式上進行,在地進行的實踐更像是結果。而實踐行動又提供了肯定媒體經驗的手段,推進下一階段的討論。結果是電子媒體配件為社會場所中的行動提供了前提,而集體行動的經驗強化了共同體的感覺,使討論得以順利繼續。
先不提香港人轉數快、懂多國語言之類的廢話,這運動模式有兩樣客觀條件不容忽視。第一是網絡設備完整,而且每人都有智能電話,更重要是所有參加者都識用。第二是對比台灣、韓國之類的大面積獨立國家,香港相對細小而交通發達,極容易動員參加遊行示威。這兩項因素結合,能將整場社會運動的發展超加速,在中共急忙透過中間人問誰是大台之際,香港人已經進化了幾次。
沒有使用特定論壇或通訊程式、以及沒有參加示威遊行的人,於是永遠都無法理解這種群體意識是如何建立,只能夠不斷歸咎幻想出來的八國聯軍。想增加同路人,不妨幫屬於舊世代的人安裝某論壇的應用程式,正如打麻雀可預防老人痴呆,上「兩登」或者可以預防廢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