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冷戰格局下的「東方柏林」?

A+A-
1948 年 4 月,一艘美國航母停靠香港。 圖片來源:Keystone/Getty Images

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之際,一場「反送中」運動再次把香港推上國際舞台,外國評論多番吹捧香港為「極權汪洋中的一塊叛逆飛地」,是新冷戰下的「西柏林」。回顧歷史,輿論其實不止一次以柏林類比香港,70 年前英國外相,就曾以「東方柏林」形容之,強調在冷戰格局下,香港扮演著「自由世界」的前哨角色。

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任教的香港歷史學家麥志坤(Chi-Kwan Mark),曾經著書「冷戰與香港:英美關係 1949-1957(Hong Kong and the Cold War: Anglo-American Relations, 1949-1957)」,爬梳英美政府檔案,探討中英美的動態關係變化,如何決定香港在冷戰的角色。究竟用「東方柏林」形容香港是否恰當的比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恢復對香港管治不久,冷戰便隨即爆發,東亞地區再次拉開戰幔。中國共產黨長驅南下,國民黨政府退守台灣,美中在朝鮮半島兵戎相見,共產主義勢力相繼在緬甸、泰國、越南和馬來亞崛起。在此動盪形勢下,沒有人會把香港的和平視為理所當然。

在英國人眼中,香港有著重大經濟價值,是阿拉伯阿丁港(Aden)以外,「唯一能夠繳付帝國防衛稅的殖民地」。但變幻莫測的冷戰局勢,同時賦予香港前所未有的戰略價值,可用來監聽中國和扼守中國海域交通。堅守香港這個難以防衛的殖民地,對英國打擊緬甸共產黨和馬共勢力起穩定軍心的作用。

可是大英帝國經歷大戰蹂躪,國力早已江河日下,香港守軍獨力難支。當時英國估計中國是不敢貿然進犯香港,但假若中美在朝鮮半島、中南半島和台海全面爆發大戰,中國恐怕會先發制人攻佔香港,以防美國利用香港為軍事基地。此一系列客觀條件,引致英國對北京有所忌憚,同時又亟欲拉攏美國為香港協防。

1949 年 10 月 25 日,共軍在香港邊界以北 3 公里的深圳集結。 圖片來源:STAFF/AFP/Getty Images

利用冷戰捍衛殖民地利益

雖說英美在戰後長期保持盟友關係,但政治始終利益先行,要遊說美國守護英屬香港利益,周旋空間不多。1949 年,香港對美國的經濟價值微不足道,居港美僑人口不足 1,000 人,美國還在國際上宣揚反殖民主義,多番施壓要歐洲各國去殖民化。綜合諸多不利的條件後,英國選擇了推銷香港在冷戰中「抵抗共產黨侵略」的戰略角色,以淡化維繫殖民統治的目的。

1949 年初,美國總統杜魯門正專注歐洲事務,忙於應付柏林封鎖危機,即使解放軍兵臨香港城下,國務院始終視之為「英國問題」,他們更關心國民黨在台灣的處境。同年 4 月初,時任英國外交大臣貝文(Ernest Bevin)到訪華盛頓簽署「北大西洋公約」,期間與時任美國國務卿艾奇遜(Dean Acheson)會談,率先以柏林推銷香港的戰略價值:

英國傾向堅持到底,如有必要,就把它變成「東方柏林」,無論中國局勢最終如何發展,都可以用它來施加影響力。

艾奇遜聽畢後不為所動,甚至對應付另一場柏林危機,可能要空投物資到香港感到厭煩,但英國作為美國的最重要夥伴,雙方的談判從未間斷。

作為談判籌碼的香港

中共建政和韓戰爆發後,杜魯門政府關閉中國大陸所有大使館及領事館,開始重視香港的戰略價值。美國駐港領事館一力承擔大量領事工作後,香港蛻變為美國簽證、公民事務、航運中心,為東南亞製作大量反共文宣材料,又負責蒐集大量政治和經濟情報。1950 年代初的中情局局長科爾比(William Colby)形容,斯德哥爾摩已非主要情報中心:「秘密蒐集情報的最大挑戰在別處,是在柏林、維也納和香港。」

1957 年,美國航空母艦 USS Bennington 停泊香港。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至此,美國的冷戰部署與英國殖民地利益,似乎同時聚焦香港,有學者於是推斷,美國有了共同保衛英屬香港的決心。這說法的主要理據,來自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 1954 年 4 月 4 日寫給英國首相邱吉爾的私函,內容提到:

我們希望建立的同盟並非針對共產中國。但若然我們挽救中南半島及英聯邦在南方地位的工作,事與願違地以任何方式把香港推向危險邊緣,我們期望與你們共同進退。

但麥志坤卻在著作中提醒,小心斷章取義。事實上,艾森豪威爾這封私函是用來遊說邱吉爾,以英美聯軍介入中南半島的法越戰爭,香港純粹是談判籌碼。邱吉爾認為美國政策過於冒進,英國又專注抗擊馬共,無意觸發與中國正面衝突,最終拒絕了請求,令艾森豪威爾大表失望。

正如艾森豪威爾向共和黨領袖解釋:「如果我們能聯手同時開入中南半島,那就再好不過的了,但如果他們不肯與我們一同進去,那就不能指望我們會幫助他們防衛香港。」在英美未有組成聯軍下,法國於奠邊府戰役中戰敗,但畢竟英美以歐洲事務優先,亞洲事務未有損害彼此關係,更遑論是香港問題。

香港更似斯堪的納維亞

最終,美國未有承諾為香港協防,只有掩護英美僑民在戰事中撤離的計劃,香港未有變成與共產陣營劍拔弩張的「東方柏林」。但穩固的英美同盟關係,加上東亞的冷戰勢力平衡,促使各方估計,一旦英屬香港面臨威脅,美國絕不會袖手旁觀。美國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而且美國水兵定期到香港休假,同樣為英國帶來安全感。

對於香港在冷戰的角色,麥志坤認為更接近斯堪的納維亞(Scandinavia)諸國 —— 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他們夾在兩大冷戰陣營之間,政治取態上左右為難,雖然挪威和丹麥選擇加入北約,卻又不容許外國駐軍和部署核武;瑞典和芬蘭奉行中立政策,前者依賴西方援助,並支持以經濟戰對付蘇聯,後者卻與蘇聯維持「特殊關係」。

英國在香港採取類似的審慎態度。在沒有美國的協防保證下,英國選擇以外交手腕守護香港利益,圍堵共產中國同時,又要避免與中共正面交鋒,因此美國在香港的情報與宣傳活動亦顯得較審慎。香港作為冷戰中的非自主參與者,其實扮演著「半盟友」和「半中立者」的角色,在甚少出現西柏林的緊張情勢下,擔當著展現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櫥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