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真誠對話是出路?

A+A-
圖片來源:Thanasak Wanichpan/Getty Images

我們大都試過,在網上被人問起意見,卻要為防止截圖而婉轉回覆;或在社交媒體上,希望尋求「正確」的言論,不冒犯任何人。這不是個人問題,而是網絡上愈漸普遍的情況。「衛報」就有文章分析,為何人們愈來愈不敢在網上表達意見,及如何拿回網上的個人私隱。

談話的空間

網絡盛行前,公開場合的言論和私底下的聊天有明顯界線。普遍認知中,私底下的談話內容,不會被視為公開場合的意見,以作評論。書籤式社交平台 Pinboard 創辦人 Maciej Ceglowski 稱這種理解為「環境私隱(ambient privacy)」。他解釋:「以我們理解,日常互動和細節為監控範圍之外。在家裡、工作、教會、學校、空閒時,皆不屬於永久記錄的一部分。不是每一段對話都需要被記載下來。」

網絡的發明,模糊了公開與私底下的界限,進而縮窄個人的環境私隱。在社交媒體上發言的模式,雖像對話亦似表態。試想,家長會提醒孩子不要在公眾場合喧嘩 —— 網絡平台上亦是如此。使用者評論時,因隨時都會被人看見,就會想確保帖文內容不會遭誤解或惡意曲解。而且,所有帖文都會留有數據,任何一篇陳年圖文,都可以被重新拿出來評論。

「衛報」文章寫道:「整個社會,包括政府、企業、個人,都沒有辦法在沒有私人談話的環境下運作。」多年前,英國前首相貝理雅曾在回憶錄 A Journey 指出,他最大的後悔就是保留「信息自由法」,即政府諮詢公開化的行政法規。他在訪問中說:「當你面臨艱難的抉擇,需要衡量好壞時,坦誠的對話是必要的。不管是商業或報紙,關鍵是聽取真誠的意見,並做決定。」但為了避免被秋後算賬,官員們寧願不說,也不願表達真正意見。

網絡成為公共與私人空間之間的灰色地帶,再加上缺乏外在的審查機制,發帖者可能只是一時情緒化,卻被視為立場表態。美國德州一位老師被解僱,因校方在 Twitter 發現她向總統杜林普要求調查和開除學校的非法移民學生。較早前,哈佛大學發現新收錄的一名學生,曾在 Twitter 發表激進的言論,最終收回他的學位。就連 Google 搜索過的關鍵字,都可以變成他人所用的數據。網絡的監控,導致坦率的死亡,不但使人們失去表達自己的自由,更成為專制政權控制人民的一把利器。

保護言論的私隱

2016 年,Whatsapp 推出點對點加密功能,保障用戶私隱。

Ceglowski 說:「我們應該著重,在電子科技時代中圍繞私隱擴展討論:甚麼情況下,民主和多元化可以兼容於處處受監控的世界?在未來,任何事情都會成為企業數據庫的結果是甚麼?行為受演算法和人工智能影響,對成長中的孩子意味著甚麼?」

而個人層面上,我們可以使用較著重保障私隱的搜尋器如 DuckDuckGo,或定期清理我們的網上足跡和聊天記錄,或減少使用人工智能系統的手機語音助手功能。而最根本的,是對網絡私隱保持警惕,如美國政治記者 Olivia Nuzzi 寫道:「你可以像沒有人在意你一樣去跳舞,但寫郵件時,要寫得好似隨時會有人大聲讀出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