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困愁城:困居前蘇聯公寓的蟻民

A+A-
劇集「「切爾諾貝爾」劇照。

HBO 劇集「切爾諾貝爾(Chernobyl)」逼真還原 1986 年切爾諾貝爾核災。劇中凝滯於蘇聯時代的社區場景,不是為拍攝而臨時搭建,也非 CG 特效,而是在立陶宛首都一隅。時至今日,波羅的海三國過半數人口,依然屈居於同類的前蘇聯公寓之中,部分樓齡近 60 年。究竟原因為何?

經濟學人」專文報道,該劇取景地點是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北部社區 Fabijoniškės,當地建有大量共產時代的工人階級公寓,它們由預製組件砌成,始建於 1960 年代的蘇聯。當時赫魯曉夫(Nikita Khrushchev)執政,這類大樓因此有了「赫魯曉夫樓(Khrushchyovka)」的外號。在毗鄰的波羅的海國家 —— 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赫魯曉夫樓同樣比比皆是。

根據原來的建築設計,大樓最多只能支撐 30 年。但接近 60 年後的今日,波羅的海三國仍有多達 68% 人困居這批舊樓,比例冠絕全歐。大樓設計不但單調乏味,使用的物料規格亦遠低於今日標準,所釀成的社會問題,絕非打卡懷舊的遊客能夠體會。

「切爾諾貝爾」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社區 Fabijoniškės 取景,當地建有大量共產時代的工人階級公寓;圖為劇集「切爾諾貝爾」劇照。

最為人詬病之處,莫過於大樓牆壁的隔熱能力太差。在寒風颯颯的冬天,便會大幅削弱暖氣的保暖功效,推使居民增加暖氣用量。以立陶宛為例,在最冷的月份,要為一個兩房單位恆溫,電費開支可佔平均工資水平的 20%。

雪上加霜的是,舊樓居民通常都是弱勢社群,包括長者和無法承擔高樓價的基層人士。大多數人都別無選擇,只能夠依賴中央供暖系統取暖。臨近寒冬,單位之間還可能為供暖設施爭執。

目前在歐盟成員國內,住宅佔總體能源消耗量為 40%,佔碳排放量達 36%,距離 2050 年達致「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的目標相距甚遠,切實的改革措施刻不容緩。歐盟還下令,2020 年所有新建築的凈能量消耗必須歸零,使用獨立的太陽能或風能電網,乃是辦法之一。

但要如何處理赫魯曉夫樓一類舊樓,各地政府還是摸著石頭過河。2017 年,莫斯科試圖拆卸 8,000 座舊公寓,但遭到居民激烈抵抗,背後或牽涉複雜的安置及賠償問題。但要各單位業主達成共識,加固和更新舊樓同樣困難。即使波羅的海三國的政府提供了維修融資方案,成效都不見顯著,而當局為舊樓居民提供的暖氣補貼,進一步成為減少他們改變現狀的誘因。

唯一成功的例子,出現於愛沙尼亞第二大城市塔圖(Tartu)。歐盟撥款資助的 SmartEnCity 計劃,順利取得當地居民同意,把 3 座赫魯曉夫樓改造為符合能源效益的「智能家居」。分析認為,由於計劃並非由政府主導,在推銷和解釋工作上更靈活,因此成功遊說居民。團隊目前嘗試把成功經驗,複製到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但距離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質素,仍有大段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