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癱瘓格域機場事件

A+A-
去年 12 月 21 日,格域機場因無人機被迫停飛後重開,到達時間表上顯示有多班航機被取消。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18 年 12 月 19 日,英國格域機場(Gatwick Airport)跑道報稱多次發現無人機,事件擾攘約近 36 小時,導致過千班航班取消或延誤。事後一度有人被捕,兩日後無條件釋放,「黑手」遍尋至今未獲。有消息指事件乃環保分子所為,假如屬實,環保目的顯然不果。但再有環保團體計劃於下月起,在希斯路機場限制區域放無人機,目的令政府實行更多措施減少碳排放。

一架小小無人機,為何足以令航機停飛?美國戴頓大學(University of Dayton)實驗顯示,一架 2.1 磅重的大疆(DJI)無人機以每小時 383 公里高速衝向一輛小型客機,未有粉碎之餘反而撞穿機身。專家認為,即使一般客機體積較大不致擊沉,無人機一旦捲入引擎或擦過機身,仍能造成數以百萬美元計的損失。不止格域機場,近年英國希斯路、新加坡樟宜、德國法蘭克福亦曾出現無人機癱瘓機場事件。

事件過後,英國機場著力防範無人機,例如格域機場斥資五百萬鎊購置軍用反無人機裝置,希斯路機場亦於今年 1 月表示會添置相關系統。不過言猶在耳,幾日後即見無人機徘徊機場範圍,希斯路北跑道暫停起飛個半小時,數千名乘客受影響;而重新上路的格域機場近月表示,警方對於兩架無人機同時出現的局面尚無對策,重金裝設的訊號干擾(Jamming technology)系統安全依然存疑,而對方圓數公里內的設施 —— 例如醫院 —— 會否有影響則仍未測試,如要出動,安全起見亦只限於無航機升降的時刻。換言之,一旦有無人機闖入機場範圍,跑道就必須封閉。

倫敦城市機場有告示牌,提醒市民該地為無人機禁飛區。 圖片來源:路透社

其他防範措施,諸如擴大無人機禁飛範圍(如機場方圓 5 公里)、加重罰則(英國違法最高可處 5 年監禁)、設立登記制度,陸續於英國、新加坡澳洲等地推行。然而隨著無人機日益普及,擦槍事件愈來愈多,地點亦不限於機場範圍。英國近月就有無人機違禁飛逾 400 呎高空而險與航機相撞,2018 年共有 125 宗險撞事件,按年增加 3 分 1。香港雖已設立無人機監察系統,罰則相較不輕,亦曾發生同類事件。民航處現擬推行無人機實名登記制,最快 2020 年落實。

不過種種措施未必奏效。據紀錄片「無人機,無人管?The Gatwick Drone Attack)」調查指出,有發燒友由零自製無人機,甚至配上鏡頭,可繞過註冊制度,轉讓或失竊的情況亦難以追查;即使是功能諸多限制如中國企業的大疆無人機 —— 自動禁飛特定區域、設有飛行高度限制、用家定位系統等 —— 只要有相關軟件,破解其實不難;而一般阻截遙控無線電訊號的做法亦不適用於「預設航路(pre-programmed)」的無人機。事實上,格域機場事件之所以拖足 36 小時,原因就在於每當跑道重啟之時,無人機便會輪流出現,顯示乃用家刻意為之,而且相當掌握機場地形及即時資訊,因而有指事件是內鬼所為。有心人如果蓄意為之,實在防不勝防。

格域一役損失多少?作為英國第二大機場,格域去年年度利潤高達兩億鎊,無人機事件致其損失 140 萬鎊,看似杯水車薪,其實主要損失由航空公司承擔,譬如承運格域近半航班的易捷航空(Easyjet)就虧損高達 1,500 萬鎊。

註:「1995 年飛航(香港)令」(第 448C 章)第 48 條訂明,任何人士如因魯莽或疏忽操作飛機(包括無人機及模型飛機)而危害他人或財產安全,可被檢控。違者一經定罪,可處罰款及監禁兩年。據「機場管理局附例」(第 483A 章)第 35 條,任何人不得在附例適用區放模型飛機(包括無人機)。違例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 5 萬港元及監禁 6 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