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語環境,讓人更易學習語言?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多語環境讓人更易學習語言?華盛頓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基於觀察大腦活動,生活在多語言社區的人比單語環境中的人,在識別另一種語言單詞時有更佳表現。研究由華盛頓大學心理學系和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Learning and Brain Sciences)博士後研究員 Kinsey Bice,及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語言科學教授 Judith F. Kroll 共同發表,刊登在 9 月號的「大腦與語言Brain and Language)」期刊。

Bice 表示:「這項研究表明,大腦總是在後台工作。當你聽到其他語言的對話時,無論聽不聽得懂,都可以獲取這些信息。」這發現是偶然之下的結果。研究在一個以英語為主的社區展開,但由於某些原因,實驗室搬遷到不同的地區,使其收集到多一項多語社區的研究樣本。

研究的參與者需要進行同樣的任務:在不熟悉的語言中識別基本單詞和元音模式,實驗採用了芬蘭語。兩組的一些課堂測驗結果相似,但在識別前所未見的單詞時,處於多語社區的人大腦活動明顯更活躍。

這項研究始於賓夕凡尼亞大學(Pennsylvania University)附近。根據人口普查數據,周邊縣的白人佔 85%,只有約 10% 的居民會在家裡說英語以外的語言。研究人員共招募了 18 名「實際單語」人士 —— 自稱除了英語以外,對其他語言並不熟悉。

然後,另一研究作者 Kroll 將其實驗室搬遷到南加州,研究團隊因而決定前往當地進行實測。第二個研究樣本為 16 名單語英語人士,來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的社區。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周邊縣有 35% 是白人,全州有 44% 的 5 歲及以上人口居住在主要語言非英語的家庭。

研究人員之所以選擇用芬蘭語作測試,是因為其在研究對象的地區並不常見。芬蘭語依賴於「元音和諧律」,對於學習者甚具難度。元音 ä、ö 和 y 於嘴部的前方形成,所以稱為「前元音」,它們不能與「後元音」同時出現在單詞中。例如,芬蘭語單詞 lätkä(曲棍球)只含有前元音,而 naula(釘子)只含有後元音。

在兩小時長的實驗期間,受驗者以圖片卡配以錄音,學習 90 個芬蘭語單詞。他們需要分辨無意義的音組和真正的芬蘭語詞語,以幫助他們推敲元音規律。最後,受驗者接受測驗,檢視他們的學習成果。

在接受測試時,受驗者佩戴備有特殊傳感器的頭盔,通過檢測頭皮上的微小電波訊號,來測量大腦活動。這是一種稱為腦電圖(EEG)的非侵入性技術。

兩組在識別所學習的芬蘭語單詞,及判斷單詞為真實或無意義的環節中,都表現出類似的能力,均不能流利說出真實單詞與無意義單詞的不同之處。然而,腦電圖結果顯示,加州參與者的大腦電極反應,對於未知的單詞(包括真實和無意義的),存在明顯差異,顯示大腦對於未知單詞的辨別反應較為靈敏。

Bice 解釋,大腦和行為數據衡量的是不同時間尺度的信息反應。神經學測量能顯示大腦在毫秒之間如何處理所感知的東西。與大腦中發生的情況相比,測量行為可能會略有延遲,因為決策和從記憶中檢索信息等認知過程,發生在一個人回答問題或採取某種行動之前。

研究結果表明身處於多語環境的影響。受驗的樣本在外語熟練程度方面與大眾人口基本相符,唯一的區別是社會經濟地位和語言環境。即使存在差異,賓州社區有較高教育程度和收入,應更有利於語言學習。但結果顯示,加州的樣本具較敏銳的反應。

進一步的研究可以更正式地控制各種因素,並擴大研究範圍。但 Bice 補充,這項研究顯示了人類大腦吸收另一種語言的可能方式,這在全球化社會中非常有用。她說:「令人興奮的是,我們的大腦仍然是可塑的,並且浸泡在周圍的信息中,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背景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