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咆哮的源流

A+A-
2018 年,亞美尼亞約 25 萬人上街抗議總統修法弄權,最終實現和平變天。 圖片來源:VANO SHLAMOV/AFP/Getty Images

每晚 9、10 點,全港各住宅區吶喊聲就此起彼落。「百萬吶喊」(Million Scream)由連登討論區發起,聲稱借鑑瑞典學生減壓傳統及 2018 年亞美尼亞和平抗爭,其實類似手法屢見於世界各地抗議運動,其中一個起源更是 1970 年代的伊朗革命。

瑞典學生窗邊咆哮發源於 1970 年代,緣起眾說紛紜,唯一可以確定就是一到夜晚 10 點,弗洛格斯塔(Flogsta)學生宿舍區就會響起吶喊,持續 5 至 10 分鐘,以宣洩學業及其他壓力,被稱為「弗洛格斯塔咆哮」(Flogsta scream),現已成為瑞典多間大學的傳統。

窗邊咆哮除了可以宣洩壓力,更有助團結抗爭。2018 年,亞美尼亞示威者出乎世界意料之外,以非暴力公民抗命成功逼使親俄總統暨石油大亨薩爾基相(Serzh Sargsyan)下台及起訴執政共和黨貪腐官員,外媒視作「亞美尼亞天鵝絨革命」,當地人則稱之為「愛與團結革命」(Revolution of Love and Solidarity)。口號來自一名咖啡店老闆 Momik Vardanyan,示威期間一時興起衝上二樓露台高喊「愛與團結革命」,結果街上一呼百應;翌日將口號寫成橫額,逐漸與民眾養成默契,最終正名。洛杉磯書評形容為「露台邊處起革命」(Revolution from the Balconies)。

「聲援」是爭取亞美尼亞變天的一種重要手段,口號簡單(「總理下台」),示威門檻較低,有利促進全民參與。譬如車主會配合街頭告示「不滿總理就響號」,而每晚一到 11 點,家庭主婦就會在窗邊敲拍廚具以示不滿。正如亞美尼亞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 of Armenia)英語傳播系教授 Mica Hilson 指出,當噪音響遍全國,大眾意識到吾道不孤,鄰里街坊原來都是同路人,互相支持之下,就能抵銷白色恐怖。人口不過 300 萬的亞美尼亞,能夠激發 25 萬人上街抗議,「聲援」絕對功不可沒。

1983 年,智利示威者號召市民每晚 8 至 10 時在家敲鍋,抗議皮諾切特獨裁及無力處理經濟危機。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製造噪音以示不滿,上世紀早見諸南美各地,統稱為 Cacerolazo(西班牙語 cacerola 即煲鍋,後綴 azo 意謂敲打)。做法最先由智利人於 1971 年提出,抗議時任政府無力處理糧食短缺問題,皮諾切特上台後一度平靜,直至 1982 年爆發經濟危機,智利人民就重新執起鐵鍋,敲足幾年,直到 1988 年公投否決皮氏連任為止;及至 2011 年爭取免費高等教育及 2018 年反警暴的示威中,智利人仍然秉承該抗爭傳統。Cacerolazo 現已由南美走向世界,近年由阿根廷到加拿大、西班牙到土耳其的示威運動中,都可見廚具的隱藏用途。

1970 年代伊朗革命發明屋頂吶喊,30 年後學生故技重施,口號卻有微妙差別。 圖片來源:路透社

伊斯蘭世界亦不例外;伊朗更是吶喊抗爭的始祖。1978 年伊朗革命初期,國王巴列維鐵腕鎮壓示威,厲行宵禁,當警察夜晚四出搜捕革命分子,伊朗人便集體走上屋頂高呼「偉哉真主」(Allahu akbar)和「獨裁者落地獄」(Marg bar dictator)抗議,其中不少人翌日被警察上門拘捕。

30 年後,時任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涉嫌選舉舞弊以求連任,落敗對手穆薩維(Mir-Hossein Mousavi)呼籲支持者每晚 9 至 11 點上屋頂吶喊「偉哉真主」,呼應當年革命抗爭精神。時至 2009 年,舊口號亦與時並進,討伐對象由巴列維轉為艾哈邁迪內賈德,宗教領袖從革命象徵(霍梅尼)變成反革命人物(「殺人兇手哈梅内伊,領導無方管治無能」/Khamenei ghatele, Velayatesh batele),而當年伊朗革命的口號「獨立、自由、伊斯蘭共和」(Estaghlal, Azadi, Jomhuriye Eslami)最後一項訴求亦耐人尋味地改作「伊朗共和」(Jomhuriye Irani)。人心思變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