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弓政治史:作為現代抗爭象徵的原始武器

A+A-
2014 年,西岸伯利恆有巴勒斯坦人上街,抗議以色列襲擊加沙走廊,期間有抗爭者以彈弓還擊。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現代的抵抗運動中,抗爭者經常投擲俯拾即是的石頭及磚塊,甚至配合原始的彈弓提升威力。最新一期法國英文雜誌 The Funambulist 文章分析,彈弓雖然未必改變到政治現實,卻體現人民百折不屈的自主抗爭精神,在武備精良的鎮壓機器面前投卵擊石,曾為抗爭運動贏得國際同情與支持。

黎巴嫩知識分子 Meriam Soltan 撰寫的文章形容,彈弓賦予抗爭者權力和自主性,是理解部分軍事佔領區抗爭運動的關鍵。以巴勒斯坦為例,以色列利用強大軍事力量統治之餘,還有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的敘事支持 —— 面對龐大的巴勒斯坦人口,以色列自視為大戰歌利亞巨人的大衛化身,加上歐洲人不忘戰時迫害猶太人的責任問題,同樣確保了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的合法性。

這種以色列作為弱者的形象,到 80 年代開始逆轉。1987 年 12 月爆發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First Intifada),巴人由偶爾投擲石頭,轉為大量採用彈弓,以反擊以軍的暴力鎮壓。彈弓通常是平民百姓利用日常物料湊合而成,如家中的繩索、織物、木材、塑膠等,體現兄弟爬山、各施各法的精神。

以土製彈弓對抗現代裝甲的畫面,經傳媒報道在國際間廣泛流傳,反過來賦予巴人大衛的勇者形象。以彈弓投石如此非致命的抗爭手段,隨後被以色列列為刑事罪行,多名未成年的抗爭者入罪,面臨長達 20 年的監禁。此嚴刑峻罰加上壓倒性的軍事優勢,進一步重挫以色列的國際形象。

投石與彈弓攻擊,絲毫沒有動搖以色列軍事佔領,但這種造價低廉的原始武器,讓年輕人得以大舉參與起義,鑄造出新的巴勒斯坦人集體身份。1993 年第一次大起義落幕之際,以巴問題的敘事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國際輿論史無前例譴責以色列,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反而得到國際社會同情。

政權也會利用彈弓鎮壓人民?

2018 年印度警方以彈弓攻擊示威群眾。 圖片來源:路透社

巴人手持彈弓、坦克裝甲前螳臂擋車的影像,在社交媒體年代可大量複製,卻往往抽空時空脈絡,容易衍生出新意義。印度克什米爾(Kashmir)的年輕人,從影像中看到自身受壓迫的身影,喚醒新抗爭精神;吊詭的是,印度政府也反過來看到彈弓的利用價值。

近年,在印度政府對克什米爾的暴力鎮壓,惹來國際輿論猛烈抨擊,印度政府為洗脫污名,竟反過來生產大量彈弓,指令前線安全部隊採用彈弓做武器,向群眾發射大理石和辣椒粉,意圖樹立以非致命武器管制人群的形象。印度反常地收編彈弓這個符號,似要合理化軍事佔領的事實。

克什米爾的例子在在說明,象徵意義的變動不居,彈弓也有被政權挪用的可能;再者,為政治糾紛尋找持久的解決方案,以消滅殖民意識形態與政治結構,這總不能單靠彈弓所建立的抗爭敘事,以及國際傳媒的注視去解決。

但 Soltan 始終堅持,投石和彈弓賦予了受壓迫者最低成本的反抗可能性,肯定個體的自主性,以拒絕被動的受害者位置。「哪裡有壓迫、哪裡有反抗」—— 彈弓正是這股叛逆精神的具體顯現。哪怕人民身處何等劣勢,面對國家機器的暴力鎮壓,他們仍然會以緊絀的物資,負隅頑抗,寧死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