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連日示威,黎巴嫩總理哈里里(Saad Hariri)早前宣佈將辭去總理職位。假如剖析智利近日的示威浪潮,乃源於積累 30 年的社會不平等問題,黎巴嫩由 WhatsApp 通話徵稅引發的抗爭背後,亦有著多年未解的深層次矛盾 —— 宗派主義(Sectarianism)導致國民分裂。是次抗爭,正好令人民跨越宗教信仰,克服一直以來的分歧。
黎巴嫩自 1943 年從法國獨立以來,便浮現宗教的影響。全國最大三個宗教派別為天主教馬龍派、伊斯蘭教遜尼派及什葉派,加上其他宗派,合共 18 股官方確認的宗派力量,在同一國家裡發展 。在黎巴嫩,一個人的信仰所屬,意義不止於宗教,更影響國家的經濟、政治及社會結構。
政治上,國會議席會按不同宗派的比例分配,基督宗教信徒及穆斯林各佔一半。總統、總理及國會議長,則分別必然由馬龍派信徒、遜尼派、什葉派穆斯林出任。英國皇家戰略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東與北非(MENA)項目主任 Lina Khatib 指整個系統:「按 18 個宗派牢固劃分利益,因每個宗派的代表,均利用自己在政府中的地位,為自身宗派及個人謀取利益,而非為國家整體利益服務。」
由於按宗派人口比例分配權力,使國家政治體制建立於「宗派制衡主義(confessionalism)」基礎上。Khatib 認為,宗教本身在黎巴嫩已成為反映政治力量的工具:「在政治層面,有關宗教信仰的討論其實很少,更多在於哪個宗派團體可以獲取更多權力,並為自己的社群提供更多服務。如此,代價往往是犧牲其他群體及國家利益。」
權力分享的協議,有助維持國內和平,但黎巴嫩美國大學(Lebanese American University)政治學副教授 Bassel Salloukh 認為,黎巴嫩的統治者們,同時利用宗派力量,製造人民之間的矛盾,阻止他們團結,以此掩飾內部的社會經濟差異。以「宗派制衡主義」治理國家,導致黎巴嫩出現沉重國債及嚴重不平等現象,失業率接近 25%。據世界收入不平等數據庫(WIID)顯示,單是黎巴嫩最富有的 1% 人口,便坐擁有全國約 4 分之 1 財富。同時,國家的基建設施亦正在崩潰,即使是城市內的中產社區,停電亦已成長期困擾。
美國萊斯大學歷史教授 Ussama Makdisi,曾在著作 The Culture of Sectarianism 指,「宗派主義被塑造成一種亙古不變的整體力量」。網絡政治博客「黎巴嫩之聲」(Lebanese Voices)的成員,向網媒「埃及街道」(Egyptian Streets)稱:「過去 60 多年,我們被教導你屬於某某宗派、地區,某某是你的敵人。但我們實際上是同一旗幟、同一憲法的國家。」Makdisi 在書中亦提到:「宗派主義只是臆造出來的產物,因此是可以改變的事。」當前爆發的抗爭,正是扭轉宗派主義的契機。
正如一名示威向雜誌「外交政策」表示:「飢餓無分宗教信仰。」黎巴嫩政治精英階層的腐敗、無力解決經濟問題,已超越宗派,成為全民團結一致的原因。示威者譴責政府的口號便是「人民是整體(Kilon yani kilon)」。另一名示威者 Leila Nasrallah 認為:「黎巴嫩的最大問題、首要改變之事,便是宗派主義。因為宗教與政治關係密切,令全國人民皆因宗教而分裂。黎巴嫩必須是一個整體,他人的宗教不能分裂彼此,政治必須完全獨立於宗教。」
24 歲的示威者 Alisar Serhan 亦表示:「我們現在都連結一起了,不分階層、宗教、性別及年齡,這在過去 30 年從未發生過。」現時,黎巴嫩抗議活動不再只是為簡單的社會經濟訴求,示威者希望進行更廣泛的政治改革。「黎巴嫩之聲」便呼籲,由獨立的技術官僚政府管理國家重要部門,直至統合整個黎巴嫩為選區的全新議會成立為止。長期因宗派不同而分裂的國民,已同行 we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