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堡壘 —— 因圍城而生的荷蘭萊頓大學

A+A-
圖片來源:Universiteit Leiden / Leiden University / Facebook

成立於 1575 年的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為荷蘭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大學。萊頓大學成立時,正值荷蘭與西班牙的「八十年戰爭(Eighty Years’ War)」。在荷蘭奧蘭治親王威廉的帶領下,拒絕西班牙統治的荷蘭人,開始與西班牙軍隊作戰。其中,不少荷蘭城鎮飽受西班牙圍城之苦。然而,萊頓卻能成功堅守一年。作為獎勵,以「自由之堡壘(Libertatis Praesidium)」為校訓的萊頓大學,在威廉支持下成立。

一所紀念解除圍城之危的大學,與「自由」有何關係?萊頓大學出版書籍 The Bastion of Liberty: Leiden University Today and Yesterday 提到:

萊頓大學成立於荷蘭抵抗西班牙統治的關鍵時期,造成這場叛變有兩個主要原因:宗教及政治,兩大層面的自由難以調和。起義領導人奧蘭治的威廉,提議建立大學時,希望大學能「不限於宗教事務,在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項上,對自由及良好法治國家提供堅定支持。」

荷蘭原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但一直以來,西班牙並不在荷蘭實施直接管治。直至西班牙腓力二世(Philip II of Spain),直接向荷蘭各省徵稅及統治,打破了西班牙一直以來對荷蘭各地代表協商政治的傳統。另一方面,以天主教為國教的西班牙,竭力壓制新宗教的潮流。西班牙對宗教自由的打壓,激起荷蘭貴族及加爾文主義(Calvinism)宗教改革支持者反對。最初由國王、教會權威問題引發的國內起義,最終便成為荷蘭及西班牙兩地之間的八十年戰爭

1572 年,連串荷蘭城鎮宣佈支持威廉,由西班牙任命的總督阿爾瓦公爵(Duke of Alva),派遣軍隊懲罰倒向威廉的城鎮。西班牙軍隊所到之處,不少地方宣佈投降,反抗者即遭大軍殘酷鎮壓。其中,聚特芬(Zutphen)在 1572 年 11 月起,被西班牙軍隊包圍。當流經城市的愛塞河(IJssel)河水凍結,軍隊隨即入城屠殺。同遭屠城的,包括納爾登(Naarden)、奧德瓦特(Oudewater)等城市。

當中,荷蘭西部城市哈倫(Haarlem)在 1572 至 73 年間,依靠輪船運送食物,抵抗西班牙的圍困。直至 1573 年 5 月,西班牙艦隊切斷哈倫的海上補給線,哈倫孤立無援下向西班牙投降,2 千多名士兵及守城者遭處決。

比利時畫家 Mattheus Ignatius van Bree 油畫 Burgomaster van der Werf offers his sword to the people of Leiden(1816-17)。畫作描繪圍城期間一則傳聞:市長 Van der Werf 向受困、飢餓的市民遞劍,暗示市民若要向西班牙人投降,先吃掉自己的屍體。 圖片來源: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隨著一個接一個城鎮落入西班牙人手中,阿爾克馬爾(Alkmaar)成為征服下一站。但 1573 年 8 月 21 日,西班牙軍隊圍攻阿爾克馬爾之日,每一次進攻都遭城內新教支持者、居民及反叛者擊退。落敗的西班牙軍隊被迫撤出,並南下至萊頓附近。萊頓持續一年的圍困終於展開。一年期間,市內 18,000 名居民中,約 3 分 1 死於飢餓和瘟疫。

直至威廉帶領的海上丐軍(Watergeuzen),打破堤防淹沒周遭的農田,成功趕退西班牙人。 1574 年 10 月 3 日,萊頓之圍(Siege of Leiden)終於結束。反抗軍同時為飢餓的市民帶來鯡與白麵包,由是至今每年的 10 月 3 日,當地仍會為萊頓解圍慶祝。此外,威廉當年通過在萊頓建立大學,獎勵萊頓人民在持續圍困下表現的堅毅不屈,「自由之堡壘」屹立至今。

The Bastion of Liberty 書中提到,萊頓大學校訓「自由之堡壘」,並非自大學成立當日即有之,而是幾個世紀後的 1917 年採用。1874 年,時任校長 Matthias de Vries,在大學紀念日的演講中,稱萊頓大學「一向是自由之堡壘」。該座右銘便在隨後的 1875 年 6 月,以荷蘭語印在學生化妝舞會派發的小冊子上,又在創校以來所有教授的名單上,印上拉丁文「萊頓大學,抵抗之碑,國土之榮耀,自由之堡壘」。de Vries 亦在 1875 年大學三百週年慶典演講中,稱當年:「奧蘭治的威廉想要一所成為『獨立及文明堡壘』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