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宜居典範能輸出世界嗎?

A+A-
單車是哥本哈根的城市標誌。愛爾蘭總理 Leo Varadkar 與丹麥首相 Mette Frederiksen 今年 10 月在哥本哈根踩單車。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丹麥語、挪威語和瑞典語形容對大自然的熱愛為「Friluftsliv」,意謂「戶外消遣」。他們可於在午餐時間於森林中跑步、踩單車到湖邊與友人相聚、或者在下雪時在踩踩越野滑雪板,甚或簡單地在山間小屋放鬆。北歐擁有整潔的城市、優美的湖光山色,人們熱愛自然,外人看來猶如天人合一。

在各項全球宜居性指數中,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奧斯陸和赫爾辛基的生活質素均躋身全球 25 大城市之列。斯德哥爾摩最近在「Arcadis 可持續城市指數」中,於可持續性方面排名第二,而人口不足 80 萬人的哥本哈根,在「經濟學人」智庫的「全球宜居排名」中位列第九

國際社會對於北歐城市的發展模式興趣日益濃厚,最近該地區三所頂尖大學聯合推出專門研究北歐城市規劃的國際碩士課程。課程以英語授課,合作院校包括哥本哈根以西的羅斯基勒大學、瑞典南部的馬爾默大學,及挪威北部的挪威北極大學。

「有很多地方可以從北歐的規劃角度學習。」27 歲的丹麥學生 Camilla Boye Mikkelsen 受訪時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 :「我最近去了美國,及在南部旅行。在納士維(Nashville),幾乎沒有車就不可能出行,甚至在城市之間旅行也很困難。」他觀察到,在美國乘坐公共汽車時,很明顯大多數乘客來自某些特定社會經濟背景。

而在北歐,鐵路基礎設施完善,大多數主要城市得以好好連接,長途火車和公共汽車通常配備 Wi-Fi,通勤者輕易能避免駕車上班。當然,北歐國家比北美小得多,大型城市中心更少,這意味著很難直接進行比較。然而 Mikkelsen 說,這種經歷使她意識到投資公共交通的好處:「我明白到有多快就能適應一個宜居城市的生活。我已經很習慣能夠在任何地方走路或騎自行車。」在北歐首都城市中,一輛單車就能穿梭全市。

挪威特羅姆瑟市北極大學的講師 Anniken Førde 認為,通過在特羅姆瑟地區學習,居住在此的國際學生能深切體會北歐的規劃方法。例如,在特羅姆瑟市,由於城市位於北面,因此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Førde 說:「這是世界上地緣政治的炙手之處,北冰融化和氣候變化成為新焦點。」北歐城市規劃的另一個核心要素,就是善用附近的天然資源。她補充:「特羅姆瑟島位於一個小島上,因此即使你在市中心,你也在峽灣附近,那裡有鯨魚和鯡魚,你可以看到山脈。」

北歐城市走在宜居城市前端,也非事事順景。難題之一是該地區可負擔住房屋的數量減少。在人口快速增長、中產化和旅遊業增加的情況下,包括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甚至特羅姆瑟在內的許多主要城市樞紐都變得愈來愈擠迫。低入收移民被迫進一步遠離市中心,加劇了融合的挑戰,當中以瑞典的問題尤為明顯。

例如,在斯德哥爾摩,諸如 Tensta 和 Rinkeby 等郊區,主要人口是低收入移民家庭。儘管這些地區具有設施齊全的公寓樓宇、公園、步行購物區以及連接市中心的鐵路,但居民仍會感到隔絕,並且可能會發現與城市服務的互動受到限制。

「如果你需要去專科醫院,他們通常在市中心。稅務局、博物館⋯⋯ 它們大部分位於市中心。」斯德哥爾摩瑞典建築與設計中心的 James Taylor Foster 解釋:「但是一些低收入家庭根本無法負擔 SL(斯德哥爾摩公共交通)月票,而通行證在新的一年又會再加價。」

隨著城市發展,不利因素同時出現,尤其是有關樓價可負擔能力和日益加劇的不平等問題。要建設宜居城市,首先要定義何謂「宜居」,及了解城市規劃如何解決這些不平等和社會正義問題。

參與課程的學生除了學習北歐的規劃特點,同時亦按其本地經驗有所反思。例如哥本哈根面對居住空間不足的問題,將填海建設新區 Lynetteholmen,在市中心以東提供 35,000 套新房屋。新區特點是有寬闊的街道和採用低層建築。32 歲的巴黎城市規劃師 Leo Couturier Lopez 卻認為應有破格創新,可以通過緻密化而變得更具吸引力。

相比於哥本哈根,巴黎有深夜餐廳和咖啡店文化;在哥本哈根,Lopez 對某些居民區的社交生活時感失望:「哥本哈根市可以通過開設小餐廳、小商店、小咖啡館和負擔得起的房屋來發展和振興現有的中心地帶,而不必冒險興建毫無生氣的新社區。」

所謂的北歐模式,並非單純地複製就能應用。在哥本哈生長大的同學 Mikkelsen 表示,對她而言,到目前為止的主要收穫是得到設計靈感,而不是直接作為「複製粘貼」的指南。她舉例解釋:「現在我們要使倫敦成為像哥本哈根這樣的單車友好城市,這可能不是正確的選擇。」「倫敦是一個繁忙而充滿壓力的城市,到處都是人。」要從北歐規劃中得到啟發,重要的是思考:「我如何改造北歐模式來適應我們的城市、城市的運作方式、以及城市獨特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