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個有關聖誕禮物的殘酷事實

A+A-

聖誕節代表著一場接一場的飯局酒局、派對、不斷購物以獲得快樂的時刻。為了快樂,即使深知地球將要付出重大代價,人們仍然堅持購買禮物。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引述數據,指出消費者如何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中,被沖昏頭腦及作出龐大花費。

1. 龐大花費

今年聖誕節前,咨詢公司蓋洛普(Gallup)的民意調查顯示,消費者計劃平均花費 942 美元(約 7,340 港元)在禮物上,比去年增加 57 美元。超過 3 分之 1 人表示,他們購買禮物的預算達 1,000 美元,比去年高出 3 分之 1,而當地消費者今年聖誕節的總支出預計超過 1 萬億美元。德勤(Deloitte)一項調查則顯示,每個家庭為慶祝節日,包括食品及飲品等,預計花費接近 1,500 美元。

2. 不清楚自己在禮物上花多少錢

財務公司 Ocean Finance 在其調查中,要求英國消費者在聖誕購物後兩分鐘,嘗試回想剛才花了多少錢,只有 16% 的人能記住確切金額。德勤預測今年英國禮物的平均支出將為 743 美元(約 5,800 港元),比歐洲消費者高近 40%,而網上購物將佔所有禮物的 44%。不過,一些消費者仍然喜歡在實體店購買商品,主要因為他們覺得收禮者可以更輕鬆地退還禮物。

3. 收到不想要的禮物

聖誕節是送禮的時候,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對收到的禮物表示感激。荷蘭國際集團(ING )一項調查發現,有 15% 的歐洲人對他們去年收到的禮物不滿意,而 10% 人甚至不記得禮物是甚麼。受訪者當中雖然有一半人選擇保留禮物,但有 4 分之 1 人將禮物重新贈送給其他人,14% 人將之出售,10 分之 1 人退回商店,而 5% 的人將不需要的禮物還給送禮者,但大多數年輕人選擇扔掉禮物。

美國消費者網站 finder.com 發現 62% 美國人預期今年會收到不想要的禮物,相當於 1.5 億人收到總價值超過 150 億美元的禮物,其中一半將被「再送禮」或被退回商店。

4. 聖誕節購物時間長

聖誕節要花費金錢,更要耗費大量時間。美國消費者權益組織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表示,美國女性平均要花 20 小時,男性則要花 10 小時。還要花上 3 個半小時排隊等候付款,而禮品包裝需要 3 小時,而在聖誕節結束後,美國消費者平均再花費 1 小時將不需要的禮物退還給商店。

5. 感覺像被迫消費

對於某些人來說,聖誕節會帶來財務壓力。荷蘭國際集團報告指出,在歐洲有 10% 人會用借貸或信用卡來應付慶祝費用。5 分之 2 人感到在聖誕節花費超出預算的壓力。而在羅馬尼亞及英國,約有 5 分之 1 人在赤字狀態下度過聖誕。

不過,近 20% 的英國人指自己在選擇禮物時會考慮對環境的影響,更有愈來愈多人選擇放棄送禮,或自己製作禮物。但包裝製造商 Raja 的調查中,幾乎有一半人表示,無論對地球的影響如何,他們都會選擇購買心目中的完美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