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路不拾遺,只是因為誠實?

A+A-

東京城市人口接近 1,400 萬,每年有數百萬件物品遺失,但當中大部分能回到物主手上。日本人拾金不昧,純粹是因為民族本身擁有誠實這種特性,還是另有更現實的原因

2018 年東京都警察局歸還超過 54.5 萬份證明文件,佔丟失總數的 73%,同時有 13 萬部手機,佔總數 83%,以及 24 萬個銀包,佔總數 65%,而物件通常在遺失的同一天送回。紐約州立大學理工學院(SUNY Polytechnic Institute)心理學家 Kazuko Behrens 指出,交回失物在其故鄉日本是平常不過之事:「對(日本人來說)就像是:『是的,他們當然要交回。』」在 2018 年拾獲的手機中,失主都不用為領回失物付出任何東西。

密集的交番

駐紮在日本小街區的警察站「交番」遍佈城市,東京每 100 平方公里就有 97 個。交番中的警察與周遭民眾有著緊密的鄰里關係,京都產業大學律師兼法學教授田村正博說:「繳交失物是很小的事情,(從小)鼓勵孩子將丟失的物品送到交番,即使是 10 日元也是如此。小朋友可以將硬幣送到交番,警察正式將之視為失物,落案並保管硬幣,若無人認領,就會退還給拾獲者作鼓勵。」

一項比較紐約及東京遺失手機及銀包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刻意「丟失」的手機中,有 88% 由東京居民拾獲交給警察,同一情況在紐約只有 6% 交回。警站密度高確是令日本人更傾向交回失物的原因之一,但學者認為日本人有更多深層的考慮。

人們的眼睛

2011 年日本東北部發生海嘯後,許多人無家可歸,失去一切,但即使是在逆境中,人們仍將他人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Behrens 將之比作佛教精神中的「我慢」,帶有忍耐之意。人們非只想到自己,也會顧慮他人,所以與其他遭受類似破壞的國家或地區相比,日本受災地區的搶劫活動明顯極為罕見,但仍是有盜竊案出現。

田村解釋:「福島的核反應堆在 2011 年地震被破壞後,由於高輻射,該地區被封鎖了幾個月。賊人出現只是因為絕對沒有人、沒有警察或周圍任何人目睹不法行為。」他認為因著「人們的眼睛」(人の目),即社會的監察,就算沒有警察在場,也不會發生盜竊。Behrens 認為日本人受到「恐懼」制衡,如果一直受到監視,自然會首先考慮其他人,並很自然會交回失物。

集體主義

東亞地區的人具有集體主義的特徵,將有益群體的行為置於個人之上。Behrens 說:「以某種方式令自己留在所屬群組中非常重要。做好事、歸還錢包,你認為他日也會有人(為你)做同樣的事。我相信這是(從小)灌輸給我們的,在我們身上灌輸的一種美,可以為他人做些事情。當有人將某些東西交給警察時,他們並不是想有所回報,而是想,如果這個人有麻煩或需要那些東西怎麼辦?」

進行「丟失」手機測試的美國密芝根大學法學院教授 Mark D. West 補充:「當然,最重要的是,日本人是因為法律和社會規範,而不是一些內在的誠實觀念而歸還失物,但這確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