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體迴避心理:不是歧視,只是天性?

A+A-
意大利出現兩宗確診感染新型肺炎的個案後,羅馬街頭出現帶有仇外心理的壁畫,畫有一個戴著口罩的亞洲女性,旁邊寫有「周圍有種無知的流行病,我們需要保護自己」的字句。 圖片來源:路透社

新型肺炎自武漢爆發,並在內地廣泛傳播,而因感染者流竄全球,令人聞「中國」色變。然而,各地亞洲人亦無辜受牽連。一名越裔少女上載用筷子喝湯的影片後,引來不少留言嘲諷,包括問「湯裡的蝙蝠往哪裡去」;法國一些亞洲人在 Twitter 建立 #Jenesuispasunvirus(我不是病毒)的標籤;紐約一名戴口罩的亞裔女性在地鐵遇襲。

隨著「過度警惕(hypervigilance)」的事件增多,多國政府及學者呼籲勿要種族歧視,但新加坡管理大學人類學家 Charlotte Setijadi 承認:「東方主義的假設,加上政治上的不信任及對健康的關注,是個強大組合。」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實驗及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 Joshua Tybur 則循科學角度,解釋這份「恐懼」其來有自 —— 那是人類趨利避害的天性

Tybur 擅長從進化角度分析威脅管理,專門研究人類思維如何設定以應對像傳染病威脅的事。近日他接受「德國之聲」的專訪,形容近日的「恐中」現象「可悲,但不應對此驚訝」。他在數年前與學生發表的一份論文,探討在 2014 年伊波拉病毒爆發時,人們的態度及對假設的利比亞移民有多接受,而當年的研究結果反映:

傳染病威脅令各人憂慮所有來自特定地區的人。基本上,沒有特定的人口統計信息顯示或與威脅有關,但任何來自一個傳染病高發地區的人都可能會被視作威脅。

在專訪中,Tybur 將此連繫到「病原體迴避心理(pathogen avoidance psychology)」之上。他指出只要是智人,都曾受病原體感染,最初開始意識到病原體致病約在 200 年前,但「我們的思維進化成為,在無意中檢測並避免病原體這方面,擁有很大優勢。因此,人們毋須擁有微生學的學位,也能明白未沖水的公廁或地上的嘔吐物,都是不想碰的。」

Tybur 解釋,「病原體迴避心理」是人類感覺系統處理這些信息的方式。當我們看到受感染的傷口、嗅到嘔吐物或其他排泄物的氣味、聽到嘔吐的聲音,就會促使我們說出「走開」,而我們把這份意志稱作「厭惡」。他以猛獸比喻:「病原體無法像獅子、老虎或熊般追著你。你要真的接觸它們,才會對你構成危險。而這份厭惡感確使我們避免有所接觸。」

若說有誰在超市排隊時,看到貌似華裔的人而畏懼,這在 Tybur 眼中也只是「自然反應,不能說是好或可取」。但他強調:「當我們實際感知到線索,才會引發那份厭惡感,那線索指的是受感染的傷口、打噴嚏或咳嗽之類的事。而棘手的是,關於這次冠狀病毒或任何類型的感染性傳染病,人們往往是無病徵,這意味你不知道誰有可能具傳染性。」

Tybur 又指:「除了排外情緒,尚有另一種人格與這份針對來自傳染病地區移民的反應相關,就是所謂的『厭惡敏感性(disgust sensitivity)』。」可藉著查問人們對踩狗糞、看到發霉食物或站在有臭狐的人旁邊時的厭惡程度量度出來。「全都是潛意識的指標,表明周圍或有病原體,而部分人較其他人更受那些事情困擾。」Tybur 指出:

 現在恰巧是那些較難忍受狗糞和霉菌的人,亦較抗拒讓來自有傳染病國家的移民進來。他們不一定抗拒來自沒有傳染病國家的移民,但他們確實被有可能潛伏某些疾病的人所困擾。

對於有人指責或質疑這類研究令種族歧視合理化,Tybur 直言:「我會說,社會一天存在,人們就有偏見,亦毋須拿學術研究作為偏見的藉口。我們嘗試做的,是去理解為何會是這樣。」他強調:「作為研究人員,我的目標是更充分理解那些心理過程,或許最終能夠找到方法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