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考古與癌症

A+A-

1993 年,考古學家發現一名西伯利亞「公主」木乃伊,她的紋身從肩膀延伸到手部。考古學家透過紋身鑑定其「公主」身份。當地原居民指出,「公主」對他們來說是「先知」般的存在,其紋身預示著給人類的訊息,亦深信她自願放棄生命保護地球。最後,研究發現「公主」死於乳癌,且有服食大麻止痛的習慣,她所謂的「先知」能力,有機會是因為服食大麻而出現的幻覺,但此證明了這位「公主」崇高的社會地位。

隨著愈來愈多的相關研究,相信會有愈來愈多有關癌症的考古發現。當中,很大部分的研究及案例都與擴散性或轉移性癌症(metastatic cancer)有關。

癌症,指細胞不正常地增生,而這些細胞增生可以侵犯身體其他部位。身體任何部位都可能引發癌症,包括骨骼系統。癌症腫瘤可以分為原發性(primary),俗稱原位癌(in situ),意指癌症發生於初發部位;同時,它們亦可以是擴散性或轉移性(metastatic),又稱繼發性(secondary)。

一般,當癌細胞侵入並由體內循環系統例如血液、腦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及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時,癌症就會擴散得非常快。當然,不是所有細胞增生都會癌化,若不會轉移及侵犯身體其他部分,或不會構成死亡的,都稱為「良性腫瘤」。相反,擴散性或轉移性癌症就多為致命原因。當然,骨癌可以是原發性或是轉移性的。原發性的骨癌非常罕見,約莫只有惡性癌症當中的百分之一,而幾乎所有轉移性癌症都有轉移到骨頭的趨勢。

要觀察及描述在骨頭上看到的癌症病變,一般有幾個類型:溶骨性病變(lytic lesion)、多發性骨病變(prolific lesion)、混合性(mixed)及如鮑魚刷般一支支凸出的骨病變,英文為「Fuzzy bone」。溶骨性病變是因為骨轉移而失去海綿骨(spongy bone),使骨頭留空,最後會蔓延到皮質骨(cortex bone),形成一個甚至多個洞,而洞的大小各異。

2018 年,有研究指出在奧地利哈爾施塔特(Hallstatt)一所建於 12 世紀的殯儀館裡,有一個約 45-55 歲男子的頭顱標本,當中有多個直徑 44 毫米的洞。這些洞覆蓋整個顱骨,包括了前額骨(frontal bone)、頂骨(parietal bone)、枕骨(occipital bone)及上顎骨(maxilla)。所有的洞都有不同的穿透程度,而每一個都是從內延伸出來。最重要的是,這些洞都有著非常清晰的邊界,看起來就像被蟲蝕一樣。因此,研究團隊有理由相信頭顱上的現象,是由轉移性癌症所造成。

考古學及古病理學有關癌症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古埃及銅器時代,一直到 17 至 19 世紀。最古老的紀錄可以追溯至古埃及公元前約 3000 年的草紙卷 Edwin Smith Papyrus,它記載於當地進行的創傷手術,並記錄了 8 種有關胸部的腫瘤及潰瘍中,以火灼(cauterization)的治療方式,同時聲明其沒有根治的辦法。此外,在不同木乃伊的紀錄中,也能找到記載中有關骨癌(osteocarcinoma)的特徵,在個別木乃伊中,亦能找到骨癌及骨頭病變的痕跡。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