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獨立書店武漢肺炎生存記

A+A-
英國一家書店近日推出免費送貨服務。 圖片來源:Ian Forsyth/Getty Images

經營實體書店艱難,書店在疫情大流行下倒閉,並非意外之事。在英國,書店要撐過疫情,亦不得不出盡法寶 —— 由單車送貨到電話介紹好書 —— 盡最大努力抗疫之餘,在危機中繼續服務讀者。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指,在疫情初期,全英所有書店都在摩拳擦掌,準備迎接意外之財。書商們原本以為,假如所有人晚上都被迫留在家中,或有人出現流感症狀,便是看書打發時間的好機會,屆時,長篇鉅著諸如「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便能令人鑑古知今;又或閱讀女小說家 Jilly Cooper 的作品全集,以在危機中找到慰藉。

書商的估計確實一度成真,有書店在過去數週銷售表現出色。根德郡(Kent)獨立書店 Sevenoaks 老闆 Fleur Sinclair,在政府限制民眾外出前一晚接受採訪時表示:「人流雖然少了,但來的人買了更多、更長篇的書籍。歷史書『史太林格勒』(Stalingrad)、小說家 Hilary Mantel 的新書 The Mirror and the Light,將陪伴人們度過這孤獨的時間。」

但自從政府告誡市民「自我隔離」(self-isolation)、要有「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後,書店生意有所改變。 首相約翰遜宣佈全國封城前,是否關閉書店的決定仍由店家作主。當時,應否保持書店開放尚存爭議;有意見認為繼續開放會對員工及顧客戶健康構成風險,且有助病毒傳播。

英國著名連鎖書店 Waterstones 董事總經理 James Daunt 在上週五,則仍對書店生意表示樂觀,並支持繼開店營業。他指:「書本是不可或缺的東西,且是對將要長時間留在家中的人的一種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 假如讓所有書店繼續開門,將是一項重大的社會利益。」但繼續開店的決定,遭到員工反對。翌日,有員工在 Twitter 投訴未獲批准戴手套及口罩,且沒有得到足夠的洗手液供應。終於,公司在週日表示,將暫時關閉所有店舖。

其他獨立書店或許比 Waterstones 更早關門。加上疫情之下,跨國電子商務企業亞馬遜(Amazon),在優先儲存其他高需求商品的同時,暫時把即將推出的新書中從預購選項中刪除,且購買書籍的送貨時間亦比平日更長。對當地獨立書店來說,「社交距離」本已影響人們到實體書店買書的意慾,而當亞馬遜亦無法發揮最大銷售作用時,將帶來更大的損失。

獨立書店 The Book Hive 的「自我隔離」書籍套裝。 圖片來源:The Book Hive/Facebook

書店要如何自救?封城結束後,送書上門可能是一個方法。報道指, 英國書商們的社交媒體帳號,上週便滿是員工踩單車或滑板為顧客送書的相片。諾域治(Norwich)書店 The Book Hive 在網上讓顧客揀選個人閱讀喜好,然後向客人介紹專屬的「自我隔離」書籍套裝,又以免郵費作招徠。

Sevenoaks 亦暫時關閉。Fleur Sinclair 指書店已在短時間內建立了網上銷售系統,收納全店約 8 千本不同書籍。與 The Book Hive 的經營方式相似,Sevenoaks 的網站強調,雖然書店電話暫時無人接聽,但員工仍會積極通過社交媒體與讀者保持聯繫。Fleur Sinclair 表示:「我們要繼續保持自己書店的身份,因此仍會繼續為顧客提供建議,一如我們在書店裡作交流般。」

不過,書店暫時關閉,亦意味平日的活動無法舉行,最受影響的顧客可能是年長讀者。「我們不得不取消所有活動,希望能改在社交媒體上繼續進行一些閱讀活動。但許多顧客都是不使用社交媒體的長者,我們要致電與之保持聯絡,希望竭盡所能,盡量不讓人們感到孤獨。」

當然,市內限制出行前期間,書店或許未能為讀者送書。Sevenoaks 日前已宣佈暫時停止網上書店服務,直至能在保障員工及顧客健康情況下才繼續。但報道強調,即使一時之間未能收取貨物,但現時選擇在書店購物,能為業界送上支持,以期在捱過封城後,書店業務能反彈。

報道認為,英國獨立書店與連鎖書店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在社區聯繫方面能發揮重要作用,例如 Waterstones 大概不會指示員工與顧客「煲電話粥」。一如 Daunt 所指「書本是不可或缺的東西」,但在疫情蔓延時期,獨立書店的應對似乎更能為社會帶來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