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虎尾 —— 移民者的反面教材

A+A-
電影「虎尾」劇照。

看 Netflix 電影「虎尾(Tigertail)」,你或者會聯想起李安早期在台灣拍攝的作品例如「囍宴」或「飲食男女」。我想起最多的,是張婉婷的移民系列,即使「虎尾」的水平相差很遠。「虎尾」的導演是美籍台灣移民楊維榕,電影劇情簡單到你不相信:台灣人為求上進,放棄女朋友,娶個家境好一點的,移民到美國。老了,婚姻一早破裂,生活環境無疑是改善了,但阻不到對昔日情人的懷念,才發現自己的一生可以用恨錯難返來形容。如此情節,放在 20 年前,也可能被列入老套行列。

客觀上,「虎尾」的確不算出色,甚至可能連成熟也談不上。即使一心以情懷取勝,不打算讓內容更加豐富,例如加插多點男主角跟女兒的生活,將下一代與上一代的價值觀比較得具體一點,或者拍一些男主角跟太太的互動,讓往後去到離婚時,情緒會多一點起伏;至少也應該將男主角與舊情人的關係描寫得深入些,才能夠打動到觀眾吧。珠玉在前,「甜蜜蜜」的黎明搭張曼玉搭楊恭如,實在值得作為借鏡。不打緊,「虎尾」勝在落入一個絕配的時空面世,對於香港人來說,2020 年,還有甚麼比移民外國更具吸引力?97 年之前,「秋天的童話」,十三妹去紐約投靠船頭尺,因為對不確定的未來心存懷疑;今日,塵埃落定了,一是逃走,一是留低戰鬥,或留低忍辱偷生,逼切程度,遠超「虎尾」的男主角脫貧之志。

電影中,男主角雖然已移民美國,但仍然對初戀情人念念不忘;圖為劇照。

然後,你大可以把「虎尾」的個案作為反面教材。電影一開場,男主角在童年時代喪父,母親為尋找工作,把兒子交給婆婆照顧。童年版男主角說自己太過思念父母,去到一個程度,會看到不存在的父母於田野出現。人物基本性格不會轉變,念舊長情的人始終念舊長情。故事發展下去,男主角由台灣出走到美國,對太太對女兒也無法投放感情,念念不忘的,從來只有遠在家鄉的初戀情人。要直到跟初戀情人面書相認,久別重逢,才釋懷,肯向女兒行前一步,付上少少真感情。你看看他的太太,在美國寂寞,會主動結識朋友,會偷偷發展事業;看丈夫不順眼,會部署好如何離婚,再找一個志同道合欣賞自己的新歡,才開開心心,才算真真正正投身美國生活。走,就要走得撇脫,切忌無法抽身。對舊情舊物舊人還存在感情,只會抱憾終生。

另一戒:戒過分堅強。「虎尾」的男主角在童年時已一如母親的經歷,接受過婆婆的家訓:哭泣沒有用,只能堅強。他順理成章向女兒灌輸相同教育,自己亦堅定執行。過分堅強很容易被誤解成無情,他跟女兒的關係一直疏離,要直到自己在女兒面前流出第一滴眼淚才破冰。哭泣很有用,至少可以改善兩代人的關係,可以從陌生感中找尋到共鳴之處。這大概是美國出生美國長大,把自己視作美國人的兒子,對台灣父親的最大建議。看完 90 分鐘左右的「虎尾」,你是會覺得有點浪費:明明有很多元素可用,宏觀如台灣人如何在異地自處,微觀如客觀生活環境與主觀個人感受,應該各佔甚麼比重,也有本錢被拍成一齣感動人心的好戲。偏偏,現在似開了水喉,水流經過一滴不留。電影由台灣移民的第二代拍攝,從旁觀者的角度揣摩父母的心路歷程。如果改由感受更深的第一代處理,會否更加入肉?畢竟,有很多感情,放在內斂的人身上,表面上只有冷漠,內裡應該最洶湧澎湃。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