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的歷史:如何得出標準體溫?

A+A-
一名女士在進入郵局前先量體溫。 圖片來源:ANTHONY WALLACE/AFP via Getty Images

要對抗武漢肺炎,最理性的狀況當然是人人保持社交距離,不去大型聚會。可是,人始終是社交動物,經濟活動還是要繼續,有時也無可避免要出外用膳。有些商戶和機構就規定人們進內前,要檢查體溫,讓大家求個安心(雖然很多患者沒有症狀)。市民大眾都知道「正常體溫」約為攝氏 37 度,超過了就是發燒,可這個數字是如何得出來的?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醫學,人類很早就有發燒的概念。可是,根據一些醫學史家的考證,要到大約 17 世紀,臨床醫學之父布爾哈夫(Herman Boerhaave)才開始發展有系統的方法,去診斷和治療發燒。而確切的體溫標準,乃於 19 世紀中由德國著名醫學家翁德利希(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訂立。馬里蘭大學醫學教授 Philip A. Mackowiak 和醫學史家 Gretchen Worden,就稱讚翁德利希為臨床測溫學(Clinical Thermometry)的奠基者。

翁德利希在 1851 年起 18 年間,量度了 25,000 名德國人的溫度,累計檢測數百萬次,最後得出華氏 98.6 度(攝氏 37 度)是人類身體的溫度標準線,研究成果載於他在 1868 年出版的著作 Das Verhalten der Eigenwarme in Krankheiten。他的著作在 1871 年翻譯成英文版,美國和歐洲各地的醫生又嘗試在自己社區模仿翁德利希的實驗方法,最後得出類近結果,於是標準就這樣定了下來,一直到百多年後的今天。

可是,這個標準一直有醫學爭議,例如上文提到的 Mackowiak 教授就曾在 1992 年於「美國醫學會雜誌」撰文表示質疑。首先,翁德利希和當年的醫生乃用腋探的方式檢查溫度,而非現代人更常用的舌探和肛探;而且當年用的溫度計也不符合現代標準,偏差值很大。Mackowiak 教授的團隊招募了 148 名 18 至 40 歲的志願者,連續 3 日為他們進行口探,最後得出標準平均溫度是攝氏 36.8 度(之前為 37 度),上限是 37.7 度(之前是 38 度);而且人的體溫早晚會浮動,最低是清晨 6 點,最高是下午 4 至 6 時,中間可相差 0.5 度;性別和種族的平均體溫也有一定差異,女性比男性高溫,黑人也比白人溫度更高。

不過,Mackowiak 教授團隊的研究恐怕也算漏了一點。人類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更富足,身體質素也有若干程度的改變,其中一個指標就是人類愈來愈高,故溫度有此改變也不足為奇。今年 1 月,史丹福大學醫學教授 Julie Parsonnet 的團隊就在網站 eLife 發表文章,指出每隔 10 年,人體的平均溫度就下降 0.03 度。她們的研究成果獲「時代雜誌」,以及 FuturityMedical News Today 等科學新聞網轉載。她們團隊比對了 3 組歷史數據,第 1 組是美國內戰聯邦軍老兵(1860 至 1940 年)的數據,共 23,710 個樣本,第 2 組是國家健康及營養調查(NHANES,1971 年至 1975 年),共 15,301 個樣本,以及最後史丹福大學在 2007 年至 2017 年自己收集到的 150,280 個樣本,以統計學方法,控制年齡、身高體重之後,加上每個資料庫裡跨年代比對,最後得出人體平均溫度正在下降的結論。

研究團隊認為,要知道自己體溫是否異常,就應該在沒有病的時候,定期量體溫,才能找出異常,不能盲信 37 度的標準。但要市民大眾有這個意識,還需要長遠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