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 2010 年前時任保守黨黨魁卡梅倫(David Cameron)帶領該黨贏得大選以來,英國政壇一直由保守黨主政。2015 年,英中兩國領導人分別表示兩國關係邁進「黃金時代」。不過,在不同媒體評論中國議題的英國作家 Robert Foyle Hunwick 認為,保守黨多年來對中國的屈從,並未有為國家帶來任何幫助。
Hunwick 批評,保守黨人一直不瞭解中國,並引述英國駐北京外交人員的說話,批評英國領袖們對中國十分無知;其中一次,一位英國高級新聞官員來到天安門廣場,竟指著高掛於城樓上的毛澤東肖像問「那人是誰」。對一些保守黨人來說,如何與中國合作賺取利益,可能是他們唯一關心的事。Hunwick 又以今天的下議院副議長 Nigel Evans 為例,指他曾於 2011 年,在北京一家私人俱樂部裡不斷提及中國的 GDP 增長成就,並不諱言:「我們希望分一杯羹。」
分一杯羹抑或與虎謀皮?Hunwick 認為部分人當時以前者角度出發。2013 年,卡梅倫政府宣佈一項價值 7,400 萬美元的協議,將豬精液運往中國。及後的 2015 年,是兩國「黃金時代」的起航年,在 Hunwick 眼中,則是保守黨政府對中國獻媚的一年。9 月,財政大臣歐思邦(George Osborne)出訪新疆並強調當地的商業發展潛力,又呼籲中國參與興建英國 2 號高速鐵路(High Speed 2)。歐思邦對新疆人權問題隻字不提的態度,更獲得中國官媒讚賞。

同年 10 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倫敦國事訪問期間,宣佈參與建造英國欣克利角 C(Hinkley Point C)核電站,同時,英國的「北方經濟引擎」(Northern Powerhouse)亦得到中國支持。然而,在習近平到訪期間,英國政府曾逮捕抗議者,指他們「計劃實施威脅行為」。同年還有英國駐北京大使館官員,以艾未未有聲明犯罪記錄為由,拒絕批出簽證申請;而其時的艾未未,只在 2011 被中國政府被拘留 81 日,從未受過任何指控或定罪。
有前大使館官員向 Hunwick 表示,拒絕艾未未申請的決定荒唐可笑,背後「可能是政府出於政治動機,討好中國人的舉動」。儘管時任內政大臣文翠珊(Theresa May)馬上撤銷此一決定,但 Hunwick 認為,此事早對英國造成損害。因為中國隱藏在背後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比資本主義國家更優越的社會主義國家,使自身贏得主動權、佔據主導地位。
英國當年似乎在中國身上成功「分一杯羹」,但 Hunwick 檢視這些大型項目,認為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之大,甚至可以「狡猾」來形容。2017 年,有專家警告,造價 203 億英鎊的欣克利角 C 核電站,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核電廠,可能成為英國現代史上最差的商業決定。2018 年,英國「衛報」報道,指「北方經濟引擎」計劃中一系列的房地產開發項目,陷入欺詐指控。
Hunwick 認為,討好中國並不能為英國帶來甚麼利益。卡梅倫曾於 2012 年與達賴喇嘛會面,導致中國凍結兩國關係一年多,前財政大臣祁淦禮(Kenneth Clarke)2013 年不得不取消中國貿易訪問之行,由政府政策國務大臣利凱輝(Oliver Letwin)代行。利凱輝當時曾會見華為高層,稱讚華為是「英國投資的典範」。Hunwick 指,他們以兩眼發光的熱情,邀請一家被指監視外國合作夥伴、助長新疆侵犯人權行為的企業與自己合作,結果加深英國脫歐後,與美國、歐盟及中國關係的危機。
Hunwick 又指,保守黨人多年前只顧讚美中國、希望從中獲利的態度,至今仍在黨內一些派別流行,而且還有一定影響力。但在武漢肺炎影響下,中國電信巨頭華為進入英國的爭持,隨時令長期盟友疏遠英國。儘管出於政治宏觀,有時需要與某些政權打交道,但 Hunwick 強調,大前題是對方不會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從當年戴卓爾夫人 7、80 年代與智利、南非的關係,到英國與沙特阿拉伯長期的謹慎友好態度,都是例子。
Hunwick 認為,中國與這些國家相比,既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長期將消費力當成武器,捍衛自己的行為、無視國際準則,遠非其他披上羊皮的國家所能比擬;而中國製造的 5G 特洛伊木馬,已準備在英國關鍵基礎設施行走。華為在英國的最終決定,現時仍在英國議會手上,估計數月內的投票將有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