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ria Chung:是誰發明了 Staycation?

A+A-

近半年來,最愛旅遊的香港人被迫留在香港,可是也阻擋不了其旅遊的決心,staycation 一字終於成了網絡搜尋的第一位關鍵字。

Staycation 是 stay 和 vacation 的結合,意思是指短途旅遊或國內的小旅行,在酒店住一晚都算是 staycation,也有人叫做 holistay。據說這個字最早出現在 2003 年;美國報紙 The Sun News 則說是 2005 年由加拿大笑匠 Brett Bunt 所發明。Staycation 於 2008 年開始在美國流行,主要因為燃油價格上升,很多人決定不出國,反而集中在國內小出走,既即興、快速達成、價格又比較便宜,更省卻了交通的時間,避免了時差的問題等等。缺點卻是未必有極大的旅遊感,甚至有人覺得太近屋企,所以會回家工作,老闆、同事都會因為你在同一個時空而呼喚你。有時候 staycation 更可能比真正的旅遊貴,譬如在香港這樣的大都會,酒店價格貴,使費也高昂,分分鐘住一晚加幾餐的價錢,與去泰國三日兩夜無異。

我喜歡住酒店,所以過往也不時會去住香港的酒店,slasher 如我,平日會為自己製造小假期。有些酒店聽就聽得多,但是從來冇住過,有時也會感到好奇,想去看看香港地標的內裡是怎麼樣的,而我選擇的 staycation 有以下幾個理想條件:

旅遊感是 staycation 的一個重要條件。

1. 地點要有旅遊感

  • 我是新界牛,所以九龍香港離島,對我來說都是旅行的距離,但我會特別挑選有趣的地點去 staycation,營造去旅行的感覺,除了住酒店之外也有事幹。我喜歡住中上環,因為走上半山氣氛悠閒,在咖啡店嘆一下,又有少少歐洲 feel;也會選擇住尖東,因為有博物館、新商場、新店子,這邊就東南亞一點;我住過西貢的酒店也很不錯,可以早上出海暢泳,市中心餐廳和有趣的小店也很多,走上半天也沒有問題。

2. 酒店最好有配套

  • 始終是本地旅行,我們要求的不只是一間房而已,反而是整個行程有沒有旅遊的配套,所以最理想是酒店有泳池、Spa 或者舒服的 Lounge 可以 hea。

3. 早餐要好食

  • 平時去旅行,一定「躝」出去吃早餐,太過行貨的酒店早餐,不吃也罷(現在其實有少少掛住)。本地人住酒店,時間多的是,早餐一定要吃上兩個小時,最好是半自助的早餐,可以點主菜的那種,咖啡任添。

近來各大酒店各出奇招,豐儉由人的套餐實在是非常吸引,住過好幾間,總結一下各大酒店的驚喜:

帝苑酒店(尖沙咀)

  • 食飯就去得多,房間真的未住過,原本以為酒店比較歷史悠久,原來房間非常新穎,而且有 180 度海景和麼地道的景色,在天台的室外泳池非常浮誇,網美拍照一流。

The Murray(金鐘)

  • 本身建築和設計都一絕,泳池雖然細但好過冇,食物有改善,早餐的中西菜式都做得不錯,而且減價和套餐都非常抵。我喜歡早上到附近走走,可以參觀聖約翰座堂和公園。

St Regis(灣仔)

  • 服務,服務和服務!超級細心,當然酒店的設計也是美絕了(André Fu 的作品)。一星米芝蓮中菜「潤」水準超班,酒吧也很不錯,敗筆是附近冇咩好行。

W Hotel

  • 比較早推出 Staycation package,酒店景觀一流,有一個套餐包含 Picnic 食物籃,好讓你去西九龍公園野餐,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Gloria Chung(鍾詠嫻),飲食及旅遊記者、博客、食物造型師,對世界飲食文化充滿好奇,深信吃不止是兩秒的口腹之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