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疫情下,東京都的「檢測難民」

A+A-
圖片來源:Tomohiro Ohsumi/Getty Images

過去一週,東京都爆發第二波疫情,每日新增逾 200 至 300 多宗確診感染個案。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解釋,確診數飆升與 PCR 檢測數目大幅增加有關。但東京都政府數據顯示,近日陽性率變化不大。更諷刺的是,不少都民投訴,明明已有病徵,卻遲遲未獲檢測。這些「檢測難民」要承受身體不適及心理壓力,同時增加社區傳播風險。

早在 2 月,首相安倍晉三表明「需要確保檢測能力,讓所有病患都能接受 PCR 檢測」。往後數月,當局持續說要「增加檢測」。直到本週四,東京都新增 367 宗確診個案,小池表示乃因每天進行的 PCR 檢測增至 5,800 宗所致。厚生勞動省的顧問報告亦顯示,7 月的 PCR 檢測能力已較 4 月上旬增強 4 倍。可是,「檢測難民」仍然為數不少。

「朝日新聞」報道,足立區一名 30 歲女性在 7 月 5 日開始喉嚨痛及咳嗽,但體溫如常。她往區內的內科醫院求醫,獲處方止咳藥。兩天後,她在用膳時發現失去嗅覺,把香水貼近鼻孔也嗅不到,心想「可能是感染武肺」,但致電東京都諮詢中心約 10 次方能接通,問及能否安排進行 PCR 檢測時,更因沒有發燒及外遊紀錄而被拒絕。

眼見症狀持續,這位女士在 7 月 13 日再向內科醫院求診,醫生與保健所協商後,終於為她安排檢測,兩天後確診,距離病發已過 10 天。因接收輕微症狀病患的酒店已滿,她要與 60 多歲的雙親繼續同住,而曾與她聚餐的多名友人作為密切接觸者,因無症狀而未獲保健所安排檢測。雖然父母在 17 日進行檢測,結果為陰性,但女士直言:

怕會傳染家人的不安尚未消除。東京都及政府均說已經增加了檢測數目,但為何事到如今,光是進行檢測也要花這麼多時間?

「日刊現代」亦指,現時隨著感染者急增,「檢測難民」又多了起來。網上充斥悲嘆求助無門之聲,有的說保健所的電話總打不通,亦有人說因非重症患者而不獲檢測。一名任職都內診所的醫生透露:「本月上旬,有家庭醫生的患者表示出現倦怠感等病徵,表示希望進行 PCR 檢測,遂與保健所聯絡。但保健所以『非重症者不接受』為由而拒絕。」

事實上,統籌抗疫政策的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本月向國會表示,「正在大幅擴充檢測體制,按步就班相當重要」,間接承認檢測不足的問題仍在。與外國相比,日本的檢測數目亦較少。集合全球科學家數據的網站 Our World in Data 顯示,截止 7 月 26 日為止,每 1,000 人當中接受檢測的比率,美國、英國、意大利及韓國,分別是日本的 27、20、8 及 2 倍。

「東京新聞」指出,厚勞省 10 年前已知檢測體制有所不足,當時政府的專家會議建議,要改善針對新型流感流行的檢測體制,尤其是 PCR 等檢測。一名武肺對策政府專家會議成員坦言:「那就像預言一樣。過去 10 年,各屆政府到底做過甚麼?」政府專家會議副主席長尾身茂在國會被問及,為何 10 年前的建議未受重視時,他僅面露困惑表示:「政界老師們至今做過的事均是必要。」

醫療管理研究所理事長上昌廣亦指,「根據現行的『傳染病法』,若無厚勞省、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或保健所的指示,民間的醫療機構及檢測公司不能作出檢測」。他認為現時問題在於,「對密切接觸者以外的人士,尚未建立讓醫療工作者、必要工作者、弱勢社群等,無病徵也可進行檢測的制度。明明必需修法,厚勞省及國家的傳染病對策分科會卻來阻撓。若不修法,不能期望可擴大檢測範圍。」

政府抗疫無能,國民唯有自救。世田谷區就自行擴大檢測體制,務求讓護老院工作者、幼兒院的照顧者、學校教師等必要工作者,可定期進行檢測。東京都醫師會亦於週四宣佈,準備將都內可進行 PCR 檢測的醫療機構增至 1,400 間,以應付本月起飆升的需求。副會長角田徹表示:「必需在地區確立初期發現感染者的體制。希望建立一個讓人容易獲得檢測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