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與李光耀:民主的傳承

A+A-
李光耀(右)會見李登輝總統。 圖片來源:crossstream/Twitter
文:莊永康
新加坡聯合早報高級評論員

中華民國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捐館,令人不期然想起美國政治學家杭亭頓(Samuel Huntington)的一句話:「台灣的民主主義,在李登輝去世後還會繼續實踐;但(新加坡)李光耀的政治體制,將與其長眠地下。」當時引起新台兩地一片口水之聲。

今日仔細回想,杭教授的這一立論未免有其偏執之處:他把政黨的輪替,視為檢驗民主實踐深淺的唯一標準。許多政論家都指出,民主選舉制度貴在公正、廉潔、嚴謹、透明,要是符合這些條件,即使一個政黨長期執政,也不等於民主的喪失。

新加坡一黨獨大,是選舉的結果,這與用意識形態去推行的「一黨專政」制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此外,民選的代議士必須具有議事、決策、掌政的能力,在民主的初階,優質反對黨的產生本來也不是彈指之間的事。

兩李並比,相同之處應多過其差異。除了同是 1923 年出生之外,就是同樣具有高超智慧,有當機立斷的魄力。談到民主選舉的機制時,兩人也異口同聲:「民主並不等於一人一票。」

的確,民主本身就是本難唸的經,迂迴的路。再看雙李的民主歷程,天佑兩人都共同具有非常難得的特質,一曰承先,二曰啟後。

既有的創建不可拋棄

談到承先,這裡並非否定民主抗爭,而在強調,民主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無血腥暴力的政權轉移。威權時代的當政者若能借助原本的框架,因勢利導地引入民主運作,社會代價便減輕不少。

李登輝在 1999 年即將卸任第一屆民選總統時,曾出版回憶錄「台灣的主張」,說明他如何從農業專家的身份走上從政之路。首先他是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天下為公」,作為他政治信念的核心思想。他並認為,台灣改革能有輝煌的成就,要歸功於歷任政府的遠見與規劃能力。當時如果錯估情勢,走上錯誤的方向,便無法應付問題,也無法奠定施政基礎。

李登輝此言不虛,都有事實根據。翻查歷史,要不是蔣經國 1988 年逝世之前拍板解嚴、解禁,而在戡亂法仍在實施時,批准民進黨的註冊,李的民主之路恐怕無從實現。蔣經國銳意在幕僚與官員之間大量引進台灣本土人才,則是早在 1978 年擔任總統職時開始。

說到新加坡,香港人就更熟悉了:經過了超過 100 年的英治,繼承了英國的典章制度,包括一套「普通法」,以及議會民主競選制度 —— 儘管後者曾在本土實施時作了不少更改。英國殖民官萊佛士 1819 年的登陸開埠,逢 150 周年(1969)或 200 周年(2019)都遇上新加坡張燈結綵的紀念慶典。

這般做法,人們或許會輕藐地視為「戀殖」。但稍動腦筋便會明白,有競選就有落敗、「變天」的可能。如果新加坡不繼承這些符合普世價值的法治框架,掌政者很容易便被所謂民族自決的極權政治所吸引,就會像李登輝所說的那樣,「錯估情勢,走上錯誤的方向」。

制度存在已無法逆轉

講到啟後,就是杭亭頓所說,掌政者去世後制度是否能延續的問題了。誠然,李登輝的「民主先生」是名不虛傳的。1990 年成為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後,便廢除戒嚴時期戡亂法臨時條文,廢除終身不能改選的「萬年國代」,釋放美麗島事件政治犯,廢除因言論立罪的法律條文等。最後設定總統、副總統、台灣省主席;台北、高雄市長均由人民直選。

從 2020 年年初的中華民國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看來,台灣的政黨無論朝野,獲勝率其實是一樣的。言論自由的氛圍,使得假資訊和無中生有的污蔑與指控露出原形。通過這次選舉,台灣的國際形象也肯定有所加強。

不過回看新加坡,李光耀的政治體制,有跟其人長眠地下嗎?沒有啊。不錯,由李光耀倡議的「集選區」與「非選區議員」的設置近年都引起爭議。因為在反對黨看來,規定一個政黨須集合多至 6 名「各種族」候選人才能參與角逐的集選區,無疑在為難他們。而讓落選中得票最多的反對黨候選人成為「非選區議員」,則被指為對選民傳出誤導的資訊,即不選反對黨,國會中也能聽到「議論」的聲音。

關鍵是,隨著時日的推移,事態是會改變的。在 7 月 10 日的應屆選舉中,由於候選人的學歷顯著提高,以及社交媒體的興起,反對黨的聲量加大了。選舉局也順應訴求,增加了單選區的席次,並把集選區的人數限制為最多 5 人。選舉結果是,93 個選區當中,工人黨守住原來的一個單選區與一個集選區,並贏得另一個集選區,總共得到 10 席,成為第一大反對黨。國會中騰出的兩個非選區議員席,則歸新加坡前進黨兩名得票最高的候選人。人民行動黨依舊掌政,但國會版圖顯然改變。

由於武肺疫情仍未完全平息,新加坡是否應在此時舉行大選的問題曾產生躊躇。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提出,憲法規定人民授權(mandate)的期限已至,選舉不得不舉行,隨即引來某些反對黨的炮轟,指此舉不負責任。結果說明了憲法的力量。

縱上所述,民主運作是順應普世潮流的機制,已無法逆轉。只要存在一天,它便會在法治的框架扶助下,忍辱負重步履蹣跚地走向前方。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