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斯基泰的女戰士

A+A-
考古學家近期發現,這副擁有整組武器作陪葬品的半木乃伊遺骸,為一名未滿 14 歲的女戰士。 圖片來源:Ancient Origins/Twitter

1988 年,西伯利亞考古學家 Marina Kilunovskaya 及 Vladimir Semyonov,在圖瓦共和國(Tuva)的一個緊急挖掘項目中,發現一個保存狀況非常理想的半木乃伊。而這副半木乃伊遺骸,來自一個非常年輕的戰士的墳墓。

當時考古學家發現,此木乃伊死前正踏入青春期,同時因為保存狀況良好,亦能發現其臉上有疣(warts)—— 形狀小、堅硬、顏色與其餘皮膚相似的粗糙顆粒;但對於遺骸的性別卻一無所知。理論上,從人骨學來說,正值青少年階段的骸骨並不能偵測性別,這是由於骸骨的兩性異形(sexual dimorphisms)—— 即兩性生理結構的分別 —— 必須先出現性徵以及發育完成,才能完全呈現。考古學團隊打開木乃伊的棺木蓋後,為其臉上的疣及遺骸狀態感到非常難得,而在細心檢查後,更發現木乃伊的腹腔位置有一處粗縫的痕跡,證明其曾經嘗試人工防腐或是木乃伊化(mummification)的程序,但未能找到當時普遍的開顱手術(trepanation)痕跡。從骸骨的生長情況推斷,此木乃伊死時約 12 到 13 歲。

由於此骸骨沒法單憑特徵推斷性別,考古團隊只好從陪葬品尋找痕跡。伴隨這名在中亞生活的斯基泰(Scythian)青少年下葬的,是一組完整的武器,包括斧頭,長約一米、以樺木製成的弓,以及一個箭袋,裡面裝有 10 枝各長 70 厘米的箭。經細心研究後,更發現這些箭均以不同的材質製成:兩枝木製、一枝骨製,其餘則為銅製。因為墓裡並無發現任何首飾、鏡子等配件,因此團隊在 30 年前推斷骸骨為一名年輕的男戰士。

不過,30 年後的今天,科技的進步推翻了他們的推斷。透過 DNA 及古基因(paleogenetic)分析排序後,團隊發現,這位未滿 14 歲的戰士是一名女生!

這排序結果,打開了一扇有關斯基泰人社會歷史研究的門,更重要的是,找到一個有完備武器陪葬的女孩的墓。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edotus)記載了有關斯基泰人的傳聞及故事,藉此令歷史學家及考古學家,重新審視以前遊牧民族的社會結構及文化。而經過衣飾檢視後,這名女生下葬時身穿一件以不同皮毛拼湊而成的過膝毛衣,大衣裡面穿著一件已經腐化的襯衣,下半身則為一條淺啡色或杏色的褲子或裙子,頭上佩戴皮製的帽子。

除了希羅多德,生於公元前 460 年、有西方醫學之父之稱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亦曾記載有關斯基泰女戰士的戰績,以及成為女戰士的規格。按照記載,任何女性,只要是處女,都會學習騎術、射箭甚至投石,亦會運用這些技能於戰場上。只有已經上過戰場並殺過 3 名敵人的女士才會考慮結婚。換句話說,已婚的女士不會再騎馬,除非因為被流放而逼不得已,更勿論重投戰場。

在之前的文章,筆者都有提及過不要依靠陪葬品去推斷骸骨的性別(sex),因為前人對於性別(gender)與生理性別(sex)的掛勾及想像,未必與現今的相同。或許我們都會覺得,在古時候的社會,上戰場殺敵的都是男生,但這名斯基泰女生卻在身故的 2 千多年後,透過遺骸及現今的科技,向我們宣告事情並非如此!

參考資料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