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歲的貝多芬讀過神聖羅馬帝國詩人席勒的詩作「歡樂頌」後大為感動,花費 30 年時間創作,將詩作改編並寫進「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成為古典音樂史上第一首加入人聲和唱的交響樂。「歡樂頌」歌頌人類的平等進步,對人性充滿美好希望。目前,「歡樂頌」是歐盟的盟歌,人稱「歐洲之歌」;然而,往日卻曾是納粹德國的政治宣傳工具。
「歡樂頌」毋庸置疑是貝多芬的經典作,更是史上最常牽涉於政治中的古典音樂作品。符號學家將樂曲形容為「空符徵」(empty signifier),因為它在不同時空與場域,曾經有截然不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