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典範?很多只是靠運而已

A+A-
市面上有林林總總的商業書,都以所謂的成功個案為典範,但書中舉例的公司,卻通常維持不久,包括暢銷書 Good to Great 中的例子。

市面上充斥各種成功學的論述,分析事業成功背後的邏輯而頭頭是道。但是有學者研究得出,成功的最大因素是運氣好,愈是巨大的成功,愈是主要靠運。

歐洲管理與科技學院副教授劉正威(Chengwei Liu)指出,有系統的證據顯示,運氣在經營過程中起最關鍵作用,不但營商如此,音樂、電影、科學和體育運動皆不例外。研究還發現,如果將注意力投放到「第二好的選擇」,收獲反而會更多。

以音樂行業為例,如果一個新樂隊或者新樂手有作品打入流行榜單前 20 名,唱片公司應不應該立即和他們簽約呢?他分析美國排行榜從 1980 年到 2008 年一共 8,297 個案例,答案卻是否定的。如果唱片公司跟排行第 21 到 30 名的樂手簽約,反而更為明智。

許多攀升到前 20 名的作品 ,都可以稱之為「天橋式的光輝」(runaway success),即所謂「爆紅」,譬如當年以 Gangam Style 紅遍全球的韓國藝人 PSY,其 MV 全球瘋傳,幾乎無人不知,當中運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首歌曲的成功實不可複製。事實上,許多排名前 20 的藝人,下一首單曲作品通常排在第 40 到 45 名,回落幅度驚人,遠超過那些曾經落後他們,排在第二梯隊的競爭對手。

這些競爭對手,接下來的作品表現相對穩定,由於他們的成功沒那麼轟動,主要不是依靠運氣,因此能更好判斷他們的實際水準。

商業世界的運作同樣如此,譬如排名在財富雜誌增長最快的 100 家公司,通常都獲得媒體最多的關注,吸引到最多的投資,引人競相模仿。但是他的研究發現,這類增長幅度完全是隨機的,更應該注意「少就是好」(less is more)的公司。

那些增長最快的公司(一般年度增長幅度在 34% 以上)翌年便後勁不繼,低於那些第一年增長幅度在 32% 到 34% 之間的公司。所謂表現最好的公司,不僅是運氣比別人好,預期也會比別人差。

但是,世俗觀念依然迷信所謂的「最成功,最卓越」,許多商業暢銷書都以這類成功個案為典範,譬如 1986 年到 2006 年的流行作品 In Search of Excellence,書中以一些成功企業能夠逆流而行,登上巔峰為例,然後分析這些公司如何從「良好」變成「偉大」,從這些公司的經驗得出結論,以啟發別人同樣追求偉大的目標。

但是這類暢銷書常常忽略一個事實,即書中舉例的公司,通常維持不久。以三本暢銷書 In Search of ExcellenceGood to Great 和 Built to Last 為例,那些由「良好」晉升「偉大」的 50 間公司當中,16 間公司在書本出版五年内就失敗了,23 間公司則平平無奇,在標普 500 指數榜上屬於表現落後。剩下的 11 間公司只有 5 間保持在卓越水準。

換言之,在獲得巨大成功之後,保持成功很難,很容易便倒退到中等水準。

因此,傳媒和教育界吹捧的「成功方程式」,其實是誤導人的。他認為,商業管理教育應該聚焦於幫助創業的人從「不夠格」到「站住腳」,而不是好高騖遠,啟發人人去追求卓越。目前的商業理論都集中分析偉大的公司如何成功,實際上很多大公司只是靠運。但學術界極少探討運氣因素,管理學期刊中只有 2% 的文章有討論「運氣」(luck)這個字。

當代社會應該重新調整關於「成功」的觀念,人類天性傾向膜拜最成功的人,社會也給予他們最多的獎勵和回報,但是所謂的「最成功」,本身就是一個不可靠的標準。

一味依賴明星的名氣,盲目模仿最成功的公司,結果不但失望居多,而且令世人更加相信「成功和才能相匹配」的神話,唯才是論的觀念也根深蒂固,甚至助長欺騙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