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享樂:充滿歧視的 Tik Tok 世界

A+A-
圖片來源: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Tik Tok 風靡全球,卻問題叢生,又因應中國的「國家情報法」,產生用戶私隱隱憂。今年 6 月,印度正式以國家安全為由把 Tik Tok 下架,美國也警告 Tik Tok 要賣盤,否則被禁。其實除了國家安全問題,Tik Tok 的「影子禁令」(Shadow Banning)政策,也被指充滿性別歧視和種族主義。

提到網絡審查,大家或會想到微信、微博那種關鍵字審查模式,媒體直接以人工智能程式,把偵測到帶有相關「敏感字詞」的貼文刪除。然而,這種直接過濾訊息的做法,在自由社會引起極大爭議,又破壞公司形象。近年社交網絡商就發展出更間接的審查模式「影子禁令」,不會直接刪除貼文,而是降低貼文的流通量和可見度(visibility)。很多時,連用戶也不會發現自己的貼文被審查;即使意識得到,也難以證實,更加無以上訴。如此一來,社交網站就可以既控制輿論,又可以減少反對聲音。

Tik Tok 的影子禁令在各地引起爭議,被批評帶有種族主義傾向。雜誌「時代」就發表專題文章,指有黑人用家投訴,在張貼有關「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影片,以及有關遇害黑人男子弗洛依德(George Floyd)的標籤後,影片瀏覽量會大減。有用家批評,早在弗洛依德事件之前,Tik Tok 已有系統地減低黑人用家的點撃量。5 月時,猶他州的黑人民權領袖 Lex Scott 號召 Tik Tok 用家要反抗網絡審查;最終 Tik Tok 向全球黑人用家公開道歉,表示一直尊重黑人用戶,又聲稱沒有限制弗洛依德標籤的影片,只是出現了程式錯誤(bug)。

除了被指有種族主義之嫌,「石英財經網」也指出 Tik Tok 的影子禁令有性別歧視傾向。報道引用了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 Tik Tok 有系統地控制有關同性戀議題的訊息。在俄羅斯和一些穆斯林國家如約旦和波斯尼亞,一般用戶無法以當地語言搜尋到「跨性別」(阿拉伯文 #جنسي المتحول)和「我是男/女同志」(俄文 #ягей/#ялесбиянка)的標籤,只有發文者自己和他的朋友可以看到相關影片。報告形容 Tik Tok 處理性小眾標籤的態度,猶如處理可卡因和 ISIS 一樣。

Tik Tok 就回應指,他們一向十分支持性小眾用戶,只是他們用的標籤可能與色情資訊有關,才會被降低瀏覽量。

該份報告還列出疑似被下達影子禁令的標籤,它們大多涉及政治議題,例如在美國的 #acab(all cops are bastards,所有警察都是雜種),還有在俄羅斯的 #Putin is a thief(普京是賊)、在泰國的 #why do we need a king(為甚麼我們需要國王);在 2019 年,六四事件 30 周年,有關天安門大屠殺的影片也被過濾掉。報告強調,Tik Tok 有可能被中共利用,以影響外國的輿論,並形容它是第一個高調「引導用戶內容」(content moderation)的社交平台。報告同時呼籲,各國要緊守國際標準,致力保護用戶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