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英殖民地】與台灣結交的不是索馬里,是索馬利蘭

A+A-
索馬利蘭駐台灣代表處開幕,台灣外長吳釗燮與索國代表 Mohamed Omar Hagi Mohamoud 出席揭幕儀式。 圖片來源:路透社

台灣與東非國家索馬利蘭(Somaliland)近月互設代表處,有人看到新聞,立即聯想到索馬里海盜,但其實索馬利蘭不同於索馬里。近 30 年前開始,這個前英國殖民地便脫離索馬里,設有獨立民主政府和軍隊,不受索馬里管治,卻沒有國家承認。如今當地試圖乘著凶險的新冷戰形勢,打破長久以來的孤立。

要了解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亂局,起碼要追溯至 19 世紀。當時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索馬里地區分別落入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管治,1884 年成立的英屬索馬利蘭(British Somaliland),於 1960 年獨立,同年與意屬索馬利蘭(Italian Somaliland)合併,成為索馬里共和國(Somali Republic),定都摩加迪沙(Mogadishu)。至於法屬索馬利蘭(French Somaliland)則在 1977 年獨立為吉布提(Djibouti)。

由 1991 年開始,索馬里爆發長期內戰,本土陷入無政府狀態,海盜後來也因此日趨猖獗,因截劫途經商船,曾多次登上國際新聞。另一邊廂,偏安一隅的前英屬索馬利蘭地區在 1991 年再次獨立,以索馬利蘭為國名,定都哈爾格薩(Hargeysa),有獨立民選政府、軍隊與警隊,發行自己的貨幣,維持基本的政府功能,與管治失效的索馬里截然不同。

索馬利蘭財長 Saad Ali Shire 曾任職外交部長,他接受訪問時亦埋怨,索馬利蘭有運作良好的民主政府,又滿足作為主權國家的一切條件,偏偏國家主權不被國際認可。即使過去積極在國際組織遊說,但始終未能加入聯合國、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等,也未能與任何聯合國成員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美國智庫組織 Atlantic Council 非洲中心項目與研究主任 Bronwyn Bruton 坦言,國際社會缺乏承認索馬利蘭的動機,首先是因為當地缺乏可觀天然資源,外國政府沒有建立邦交誘因;其次是國際致力重建索馬里政府,承認索馬利蘭變相削弱新政府認受性;再加上由 55 國組成的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不想鼓勵區內任何獨立運動,同樣增加其被承認的阻力。

受國際社會冷落,對索馬利蘭可說是生死攸關的問題,其中一個直接結果,是人道援助難以流入當地。境內 400 萬人口當中,超過 100 萬人有飢餓風險,但所有人道支援的統籌工作,都落在 1,450 公里以外的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而且當地交通基建飽經戰火摧殘,物資更難運抵當地。

Shire 埋怨,政府無法參與人道支援的會議,無法得到雙邊援助,無法吸引國際投資者,也沒有資格申請世界銀行(World Bank)為落後國家專設的貸款,變相危及國家經濟和政治穩定。

索馬利蘭首都哈爾格薩。

重重債務陷阱下的東非政局

偏偏,不受國際認可的境況,同時讓索馬利蘭成為少數免於外國債務枷鎖的非洲政府。索馬里蘭和平與發展學院(APD)總監 Mohamed Farah Hersi 分析,非洲多國已經陷入中國的債務陷阱,譬如在過去 10 年,毗鄰大國埃塞俄比亞從中國獲得超過 86 億美元優惠貸款,使中國成為最大債權國。鄰國吉布提貴為戰略重地,位處紅海咽喉,如今對華債務卻是非洲第一,公共債務中 58% 屬於中國。

中國擴大對吉布提的影響力,干擾了區內勢力平衡,成為美中在東非競爭的焦點。Hersi 則認為,索馬利蘭應該要坐收漁利,利用自身地理和不受中國債務束縛的優勢,爭取成為美國在區內的海上和軍事夥伴。2016 年,索馬利蘭與阿聯酋港口營運商 DP World 簽署特許權協議,投資發展柏培拉(Berbera)港口,便是一次坐收漁利的示範,也有助於挑戰吉布提在區內物流的壟斷地位。

在全球新冷戰與地緣政治考量下,索馬利蘭似乎選擇了靠向美國,以爭取最大利益;索馬利蘭近月與台灣建立友好關係,先是互設代表處,眾議院更決議支持美國「台灣關係法」,同樣可被視作向美國示好的表現。Hersi 亦特別提醒,兩地有不少相似之處,雖然台灣經濟相當發達,但同樣受國際孤立、受鄰國威脅、又擁有民主政制。

隨著美國去年通過「台北法」(TAIPEI Act),支持和確立台灣的國際地位,從來只承認索馬里的美國政府,最近也破天荒對索馬利蘭與台灣結交表示歡迎。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便罕有在 Twitter 表示,樂見台灣參與東非事務。對於「存在感」低落的索馬利蘭而言,這無異於利用新冷戰時機取得了「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