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過後,美國會發生大規模暴力衝突嗎?

A+A-
今屆大選,反映了美國社會愈趨兩極,有人憂慮會否演變成暴力衝突。 圖片來源:Joe Raedle/Getty Images

近年,很多非民主國家都出現所謂的選舉暴力(Election violence),例如去年的印尼委內瑞拉,以及今年的白羅斯。當權者會設法操控選舉,落選者則指控選舉不公,然後雙方動員,繼而爆發激烈衝突。美國擁有極深厚的民主傳統,過往鮮有發生選舉暴力,但依然有人擔心,皆因今年美國社會十分兩極化,而且左右派陣營都武裝起來,今年大選過後,或會出現大規模暴力衝突。

印第安那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 Ore Koren 一直研究各種形式的政治暴力,他在 10 月於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表示大選愈接近,就愈多人擔心,若果杜林普勝選,左派陣營不會承認選舉結果,繼而引發全國暴亂。根據福布斯的數字,6 月美國示威,兩星期間就有 19 人喪生。同樣,一旦拜登勝選,右派陣營也不見得會接受,他們也許會發動資訊戰,並武裝起來攻擊左派支持者。

10 月初,路透社也報道類似現象,他們進行網上監察並落區採訪,發現有些美國人已經組織社區監察隊,試圖制止暴力事件,有人添置軍火槍械以求自保,也有些人已安排選舉日前後出國,又或者到偏遠郊區避世。政治學家 Lee Drutman 在 10 月初公佈最新的民意調查結果,發現有近 3 分 1 受訪者認同以暴力解決政治問題,數字是 2019 年 12 月的兩倍,情況令人憂慮。他向路透社表示,今年出現暴力事件的機會將比以往多年大。

不過,Koren 教授屬比較樂觀的一派。根據過往觀察,他提出三個影響政治暴力的因素。首先,是制度健全與否,良好的制度能調和衝突,而美國擁有歷史悠久的民主制度,總統權力受到國會和法院制衡,選舉過程受到嚴格監督,極少發生舞弊事件,這些都有利選舉過後的順利交接。另外是政府執行力,他舉例 2007 年的肯亞為例,當時,軍閥和宗教組織在選舉後發動暴力事件,他們的勢力強大、不受法律制裁;但美國就有強大而獨立的司法團隊,政治家難以犯險。

最後一個因素,是有沒有政治暴力的歷史。在 2016 年選舉後,美國亦有大型示威及小規模暴動,但很少造成死傷。Koren 又統計今年 5 月到 9 月的 12,607 場示威,發現當中 95% 都是和平的,只有 351 宗引致宵禁以及涉及武力,當中又只有 29 宗出現攻擊平民的事件。雖然在今年的「黑人也是命」示威中,很多人武裝起來,但造成的傷亡其實不算多,而且大部分由警方造成,而很多施襲者,包括部分警員,都正在接受調查。

Koren 用法國的例子作類比。法國同為歷史悠久的民主國家,在 2017 年總統選舉進行之時,民間取態同樣兩極,又在恐怖襲擊的陰霾之下,據指當時政府已做好兩手準備,預防政治動亂。最後,中間派的馬克龍當選,極右的派瑪琳勒龐最後也承認落敗。她的支持者雖然上街抗議,部分演變成暴動,但並未造成死亡。

他認為,民眾的憂慮是合理的,但這只是反映他們的恐慌情緒,不代表事情將會發生。人們要分清示威者武裝起來,是單純耀武揚威,向對家施壓,抑或是真心希望推翻民選政府;後者的程度嚴重得多,將令他們的政治領袖面臨極大法律風險。而據他過往的研究觀察,美國離真正的選舉暴力,依然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