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桶水民主:為何昂山素姬繼續大勝選舉?

A+A-
有全國民主聯盟支持者,在選舉翌日手持昂山素姬畫像上街慶祝。 圖片來源:路透社

全球焦點落在美國大選之際,緬甸同期亦舉行全國選舉,昂山素姬領導的執政黨再度宣告大勝,在 4 分 1 議席預留給軍方下,仍然贏得議會大多數席位。究竟結果背後存在甚麼樣的爭議?當昂山在羅興亞人道危機繼續袒護軍方時,國際社會應如何回應今次選舉結果?

緬甸於 11 月 8 日舉行全國大選,受制於軍方擬定憲法,國會約有 4 分 1 議席屬於軍方代表,而根據官方前日公佈的選舉結果,476 個民選席位當中,昂山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LD)贏得 397 席。這意味著該黨在不公平體制下,再次保住了執政多數黨地位,選情較上屆 2015 年大選更顯壓倒性。

雖然全國民主聯盟發言人 U Myo Nyunt 聲言,已取得籌組政府的入場券,勝利完全取決於人民的信任。然而不容忽略的是,緬甸邊疆依然由少數民族武裝盤踞,他們從事多項非法活動,與軍方衝突對峙至今,始終不服膺於中央政府,這些地區也因此沒有參與今次選舉。

11 月 8 日,仰光票站門外有大批選民戴上防疫裝備輪候投票。 圖片來源:路透社

塔斯曼尼亞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Nicholas Farrelly 與南澳大學傳播學碩士項目總監 Adam Simpson 觀察指出,被指由執政黨操控的選舉委員會,以戰鬥持續為由,禁止邊疆多個選區選舉,令多個少數民族無法投票,哪怕當地只有零星衝突。

緬甸全國只有 14 個省邦,其中最少 7 個省邦有選區撤銷選舉,包括有若開邦(Rakhine)北部、欽邦(Chin)、撣邦(Shan)、克欽邦(Kachin)、克倫邦(Kayin)和孟邦(Mon)和勃固省(Bago)。

更為人詬病的是,若開邦和欽邦的執政黨票倉選區,選民獲准照常投票,少數民族武裝若開軍(Arakan Army)根據地卻被禁止選舉,以致選舉委員會公正與否進一步成疑。

總體而言,最少有 150 萬名選民被剝奪選舉權,還未計沒有任何公民權利的羅興亞人。在難民潮爆發前,其人口多達 110 萬,主要聚居若開邦;國會上議院民族院與下議院人民院合計有 22 個議席懸空,名義上要待衝突結束方可恢復選舉。

蠢蠢欲動的軍方勢力

緬甸素來因拘禁異見人士和斷網而飽受批評,這次選舉又被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指控有「根本缺陷」,多國批評緬甸剝奪民眾選舉權。人權爭議顯而易見,國際社會理應可否定選舉的合法性,但最叫各國左右為難的,是昂山政府一旦失勢,軍方有可能乘機重奪政權。

雖然 Farrelly 和 Simpson 曾經推斷,軍方推翻首屆昂山政府的機會相當低微,但最近連串事件卻顯示,軍方頻頻借故擴大政治影響力。在選舉前,軍方總司令 Min Aung Hlaing 便罕有接受訪問,聲稱軍隊是國家「守護者」,批評文人政府籌辦今次選舉犯下「不能接受的失誤」;日前,軍方支持的聯邦團結發展黨(USDP)公開不承認選舉結果,要求在軍方觀察員監督下重新投票。

面對緬甸軍方蠢蠢欲動,國際社會回應的選項不多。即使選舉存在舞弊,但兩害取其輕,多國寧可支持昂山的文人政府繼續執政,以免軍方捲土重來,令民主進程大倒退。至於羅興亞與言論自由問題,相信國際也只會表態施壓,未必有具體制裁措施。

昂山去年在海牙國際法庭為軍方辯護,反駁種族迫害羅興亞人的指控,以致在國際上聲名狼藉,但對作為多數民族的緬族人而言,昔日軍政府統治才是真正的噩夢,昂山依然有其制衡軍方勢力的角色,而西方對昂山的批評,在他們眼中等同出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