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個香港人的故事展 2019 的你是怎樣活過來?

A+A-
展覽牆上佈滿 100 個香港人的故事;相片由創傷同學會提供。

快將迎接新一年,不久便會在各平台上看到各樣的回顧系列,然而我們要審視的,也許不只於這一年…… 一場運動的開始,一場疫症的蔓延,經歷種種洗禮,你曾聆聽自己的心聲、直視自己的情緒嗎?當要把思緒化作圖像與文字時,故事應從何說起?

插畫家含蓄與關注港人情緒健康的「創傷同學會」山地、Kay,由去年 10 月開始收集故事,不定期邀請 100 個陌生人訴說自己的故事,最後抽取當中的 20 多句告白,並化作繪本,近日以展覽「一白故事」呈現。

「面具」下,是他也是你和我

展覽外有由兩塊白布組成的白簾;薄薄的布,卻像是隔開外在的聲音,形成一個私密的空間。

展覽於 openground 一樓舉行,入場人士需先在地下向職員取籌,穿過在咖啡店內用餐的顧客,前往後方的樓梯,再往樓上的展覽進發。首先進入眼簾的,是由兩塊白布組成的白簾;薄薄的布,卻像是隔開外在的聲音,形成一個私密的空間。上面有含蓄所繪的「面具人」,代表著任何一個人,其心臟的位置卻出現一個洞。如你覺得似曾相識的話,這一點也不意外,皆因含蓄於去年 6 月 12 日金鐘衝突後,製作了一個名為「事後情緒事」的圖輯,提醒大家也要照顧自己的情緒,當中所用的角色便是「面具人」,並於網絡廣泛傳閱。

位於白布左邊的文字是展覽介紹,「『白』在於含蓄繪畫的人物,沒有身份及年齡特徵,都帶著白色的面具,簡化得能讓看的人代入其中。每一本小書均是一個人的生命故事,空白的封面盛載的,是不可或缺如碎片的經歷,但總有其脈絡和意義……』」

牆上掛著 100 個繪本,可隨意翻閱,當中記載的不一定是抗爭者的故事,也有當警察的故事。筆者隨機獲得的,更多是分享對前景的擔憂、移民與否;關於親人逝世、感情事等,當中也有含蓄及山地的自述。其實每本書背後都有一個很小的編號,以知曉是第幾個故事。有趣的是,有些觀賞者隨意的拿,然後隨意的放回,從此繪本不再是順序的排列,當你在一旁來回看畢幾本後,即使在不同的位置取書,也有機會抽回曾看過的故事。

另類的「圍爐取暖」 治療創傷遺緒

策展人希望大家能從故事中獲得力量;插圖由創傷同學會和含蓄提供。

創傷,像是看不見的線在包圍著自身;集體創傷就像是眾多的線纏繞著,互相拉扯。

個體創傷(Individual trauma)被定義為「一種精神上的打擊,帶著殘忍野蠻的力量突然打破一個人的防衛,因此人們無法有效地面對它」;集體創傷(Collective trauma)則是「一種對於社會生活基本網絡的打擊,破壞了人們彼此維繫的連結,並且使社區的共同體感覺受到破壞」。

雖說上述的定義是在「災難與重建 —— 心理衛生實務手冊」一書中提及、基於意外災難或天災後對人造成的精神及心理傷害,並讓救災人員知道如何面對及處理災後情況的範本,但對大眾於去年所受的創傷亦頗為貼切。然而我們又該怎樣走下去?為何他們要記下故事?

創傷同學會的策劃及發起人山地曾在其他訪問中表示,聽畢陌生人分享的創傷故事後,情緒亦一度不勝負荷,但受訪者在分享並重新審視自己的故事時,已經是一種療癒及轉化的過程。參觀者閱讀後,亦可用空白的小本子,寫下自己的故事,再讓更多陌生人看見,她認為這是創傷的集體醫治。在故事中找到共鳴,找到同路人,自此不再是孤身一人。

這次展覽倒像是另一種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

「一白故事」展覽 x 工作坊

日期:2020 年 11 月 6 日 – 11 月 22 日(逢星期一休息)

展覽時間:12:00 – 19:00

地點:深水埗大南街 198 號 openground

入場:自由捐獻

註:11 月 17 日、逢星期六、日,因工作坊關係,展覽時間將於下午 5 時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