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殖民者結黨:南非國民黨與種族隔離政策

A+A-
1900 年代,有德蘭士瓦的波耳人在投身戰爭前與家人合照。 圖片來源: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Corbis via Getty Images

15 世紀末起,歐洲的殖民者入侵世界各地,並在新發現的土地定居。這種定居殖民主義(Settler Colonialism)為殖民地留下很多複雜的政治問題。其中南非在 1934 年獨立後,一直陷入長期的種族衝突之中,二戰後更實施長達近 50 年的種族隔離政策。這段不光彩的種族隔離史,其中一個起點就是南非白人成立國民黨(National Party)推動阿非利卡民族主義(Afrikaner nationalism)。

南非白人其實並非鐵板一塊,背後有非常複雜的種族構成。早在 1480 年代,葡萄牙的航海家就已經到訪今天南非一帶,但並未在當地建立有系統的殖民地。要直到 1652 年,荷蘭人在南非好望角建立「開普殖民地」(Cape Colony)。由於好望角扼守由歐洲往亞洲的航道要點,荷蘭人就希望以此為據點,向商旅提供重要補給。他們稱自己為「波耳人」(Boers),在荷蘭語有農民的意思。他們以務農和打獵維生,是加爾文派新教徒(Calvinist Protestant)。

後來,又有來自法國的新教徒遭受宗教迫害而遠走南非,波耳人的人口不斷膨脹,侵略了更多非洲原住民的土地,把他們帶到波耳人的莊園作奴役。波耳人又憑藉荷蘭殖民網絡,招募馬來亞勞工到當地。不過,這些波耳人殖民南非百多年後,卻要面對英國殖民者入侵,在一輪英、法、荷混戰下,英國在 1806 年正式吞併開普殖民地。他們拍賣土地,又廢除奴隸制,土生的波耳人不服英國人統治,部分人向北進發,史稱「牛車大遷徙」(die Groot Trek)。

波耳人戰勝原住的祖魯人,佔領土地,建立了三個細小的共和國:納塔利亞(Natalia)、德蘭士瓦(Transvaal)和奧蘭治(Orange)。後來波耳人的土地發現了黃金和鑽石,英國人又入侵德蘭士瓦,史稱第一次波耳戰爭(Boer War)。英國人鄙視波耳人,認為他們是落後的農夫;波耳人也因為戰爭回憶而對英國人充滿怨恨。南非各地的波耳人就組成「阿非利卡人大會」(Afrikaner Bond)。「阿非利卡」在荷蘭語有非洲人的意思,以此表明自己是非洲土生的荷蘭白人。

對於土生黑人而言,阿非利卡人是殖民者,但阿非利卡人又同時感到被英國人殖民。第二次波爾戰爭在 1902 年結束,英國人吞噬了整個南非,同時又希望與阿非利卡人和解,予以更大的政治權力,始終英國人和阿非利卡人同樣是來自歐洲的少數群體。1910 年,三個前共和國地區與開普殖民地合組成南非聯邦,與加拿大、澳洲同樣享有自治領的身份。一些阿非利卡人更進入南非聯邦的權力核心,例如南非聯邦首任總理博塔(Louis Botha)。

南非國民黨始創人赫爾佐格(中)。他在第二次波耳戰爭中為奧蘭治參戰,位階升至將軍,後於 1924 年成為第三任南非總理;圖片攝於 1936 年。 圖片來源: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可是,阿非利卡民族主義在 20 世紀初依然急速發展,一些精英推崇一種結合荷蘭語、英語、葡文和本土語言的阿非利卡語。1914 年,阿非利卡精英組成了南非國民黨,捍衛阿非利卡人利益。在 20 年代,國民黨始創人赫爾佐格(Barry Hertzog)當選南非總理,他一方面反英,同時又認為白人優越。1934 年,國民黨主導的議會通過連邦地位法(Status of the Union Act),南非正式成為獨立主權國。

在赫爾佐格任內,國民黨成功推動多項選舉改革。南非聯邦憲法沒有禁止有色人種投票,只要是達到某一收入水平的男士就有投票權,於是壟斷經濟的白人就有極大優勢,只有少數有色人種有投票權。國民黨首先在 1929 年,開放投票權予白人女性,在開普選區有色人種的選民比例頓時由 20% 降至 11%,全國就更只有 5%。1930 年,政府撤銷白人男性選民的收入限制,令有色人種更無力影響政策。

在 30 年代,阿非利卡民族主義者十分推崇德國納粹主義的優生論。二戰爆發後,赫爾佐格領導的南非政府一直拒絕參戰,因而被親英勢力逼宮下台。可是,即使德國納粹戰敗,國民黨依然繼續坐大,並在戰後 1948 年大選再度執政。這班新南非人彷彿忘記了自己本來是殖民者,新一任南非總理馬蘭(Daniel François Malan)正式開展惡名昭彰的種族隔離政策,直到 1994 年的民主大選,才終結阿非利卡人的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