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敏:你今日「慢」咗未?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最近朋友送我一本關於樹懶的哲學小書 The Little Book of Sloth Philosophy,作者是 Jennifer McCartney。書的第一幅樹懶插圖,寫的是 “I’ve stopped trying and it feels so good”(我不再嘗試了,這讓我感覺良好)。勿論對錯,但這一句一來已經刺激了我的想法,讓我想繼續讀下去。

眾所周知,樹懶非常慢。近年鼓勵慢活的概念大行其道,但這並不只是叫人慢下來,我覺得更多是挑戰或刺激我們都市人對一些習慣的想法,並在過程中作出反思,找出自己的平衡,這個過程既過癮又有意思。

書未讀完,但有一篇說到慢下來更健康。作者提及現今許多運動鞋公司、健身博客,以至奧運都對高強度運動大表肯定,原因是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往往像是紀律和投入的代名詞,也可促進身心健康。不過,文章提醒,科學家發現動得慢其實也有好處,例如瑜伽和太極就已被證實可以減輕慢性疼痛。文章也有引用研究結果,指出 12 星期的太極有助減低關節炎病人的疼痛和壓力水平。此外,低衝擊運動中的慢動作也有效促進我們的放鬆反應、減低壓力反應並加強免疫功能。不論我們做甚麼慢運動,緩慢而有節奏的呼吸以及動作的控制都是關鍵。其實說到底,作者就是想提醒我們,要保持體態和改善健康,並不只得一個途徑。

瑜伽和太極等「慢運動」的好處,相信對大家來說也不是甚麼新鮮事。同樣,高強度、競技性或速度十足的有氧運動帶來的益處,還有箇中的熱血及精神,我們都不陌生。只是讀著這些關於「慢下來」的哲學,反思著我們熟悉的教育和環境,有時不禁會驚覺我們總被灌輸有不足就一定要改善,有困難就必須克服;即使不跟別人比較,我們也要比昨日的自己快,比昨日的自己強。這些觀念都沒有錯,筆者絕對不是鼓勵大家以消極的精神過日子,或從此不求上進。只是在我們的教育中,好像少有提及其他的可能性,可以接受不足,偶爾跟困難並存,快和強亦不一定是最好。有時甚至覺得,在速食的社會,即使大家意識到「慢」的好,卻可能會變成另一場競技,讓我們鬥「快」去「慢」;在提倡自然的過程中,又不小心落入刻意。所以最後想說的是,筆者都是學習中的都市人,在每天的奔波中,努力保持自覺,才能更有血有肉地知道自己的選擇。想快想慢都可以,重要的是要多一點去思考。

感謝友人送上此書,讓我得到更多反思生活方式的刺激,向自己提出更多「日子不妨試試這樣過」。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讀社會學的多棲體育人,媒體和企劃創作人,體育節目主持兼旁述、司儀,曾主持 2020 東京奧運直播和其他不同節目及活動;軟式曲棍球員,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媒體、文化及創意城市),亦從事文字工作,兼任講師;相信文字,忠於創作,熱衷於遊歷。帶著「漫遊者」的目光,跟大家用不同角度認識體育,也從體育走出去探看世界。

關於曾詩敏:www.tsangsm-vien.co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sangsm.v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