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H 時,不工作就代表懶惰?

A+A-

在病毒大流行的防疫限制下,不少人會因沒有好好用盡在家每一刻去工作,而覺得自己過度散漫。有學者就認為,人們需要克服這種「在家即偷懶」的錯誤觀念

在家工作時,少了上下班的交通時間及辦公室的緊張氣氛,休息及放鬆的時間或因此變得更多,令人覺得自己變懶,進而感到內疚。芝加哥洛約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持續及專業進修學院教授 Devon Price 認為,這是心理學上的「錨定效應」(Anchoring)所致。

Price 解釋,由於人類不能完全客觀,所以會使用外在線索作為「錨點」,像工作時間等資訊,以評估自己有否善用時間。這可能使人認為,在家就理應將所有時間都花在工作上。但他們沒有想到,在過往正常的工作日程中,個人負責的工作以外,也會有通勤、開會及出門辦事等分散精力的事情,現在只是減少了這些時間虛耗。

雖然人們認為自己在家的工作量有所減少,但受英國電訊公司 Talk Talk 委託的一項研究就發現,接受調查的 1,250 名英國上班族中,有 5 分之 3 人表示自從在家工作以來,他們的生產效能有所提高。有些研究亦表明,過去一年來,人們在遙距工作上投放了更多時間

Price 之所以開始否定「不工作就代表懶惰」,是源於一次生病的經歷。當時他患上流感後仍繼續拼命工作,導致出現貧血及心雜音(Heart murmur)。他意識到自己正受困於「偷懶迷思」(Laziness lie),並形容它是社會流行病。Price 解釋,這個迷思是一種根深柢固的想法,導人認為自己天生懶惰,必須努力克服,甚至進一步令人將自我價值與生產力聯繫起來,並相信「工作是生活的中心」。

大病令他領悟到,所謂「懶惰」,實際上是「一種強大的自我保護本能」。人們其實不會無緣無故地欠缺生產力,那並非欠缺責任心或懶散所致,而是需要休息。他強調「接受局限及需要休息並不可恥」,而是「我們長年累月生存及發展的核心」。

在工作上偶爾分心作「網絡閒散」(Cyberloafing),又是否代表懶散?Price 就引述研究指:「人們傾向將網絡閒散作為放鬆,及為大腦注入活力的方式。這與上班族在飲水機前聊天,或為找一枝非必需的原子筆而在文儀用品櫃前徘徊,同樣道理。」亦有研究顯示,上班族在網絡上閒逛之後,變得更具生產力及專注,面對工作問題可想出更獨特的解決方案。

所以,Price 就建議僱主不要視員工的放風時間是「盜竊」工時,而應該視之為讓員工在繁重工作中,稍作喘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