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陸生態獨特,擁有不少其他大陸沒有的動物,入侵物種帶來的生態威脅不容忽視。其他地方較常見的貓、狗、兔、狐等澳洲入侵物種,已危及本土有袋類動物(Marsupialia)的數量。當地非牟利組織 Arid Recovery 致力恢復本土生態,與常見移除入侵物種的方式不同,創辦人 Katherine Moseby 採用「輔助演化」(assisted evolution)的手法,通過加入入侵物種,訓練本土物種適應。
曾獲普立茲獎的美國記者 Elizabeth Kolbert,就到澳洲採訪 Moseby。Moseby 與丈夫早於 1997 年創立 Arid Recovery,於南澳首府阿德萊德(Adelaide)以北約 560 公里,設有一片約 120 平方公里的保育地。多年來,1.8 米高的圍欄一直包圍園地,以阻隔野貓和狐狸。不過,Moseby 近年一反常態,把貓放進園裡,她說:「這樣做真的很奇怪。我花了 15 年時間驅逐圍欄內和國家公園裡的貓隻,現在竟然要把牠們重新安置在這裡。」
話雖如此,Moseby 所為背後有其理由。英國殖民者過去在澳洲引入貓隻,如今已令澳洲內陸生態系統起根本變化。本土動物若要存續,亦必須順勢轉變。持有再引入生物學博士學位的 Moseby 認為,在今天的澳洲大陸以至多數島嶼,貓隻都隨處可見,或者應訓練本土物種適應並迴避貓隻。「多數人都設想如何更有效消滅貓隻,我們則以獵物角度展開研究。因為澳洲已無法完全消除所有野貓,外來與本土物種共存才我們的目標,例如,我們會思考能否提升獵物們的能力。」
Arid Recovery 近年便嘗試用這種方法保育兩類易危及近危有袋動物:兔耳袋狸(greater bilby)和穴居草原袋鼠(burrowing bettong)。Moseby 希望園內添加少量貓隻後,能向有袋動物施加一定程度,但又不足以全部致死的壓力,藉此驅動後者改變行為,甚至走向更理想的演化。工作人員一直仔細記錄貓隻「入侵」園區的影響,據 Moseby 觀察:「大量證據顯示,物種可在很短的時間內演化,特別是當牠們面對龐大的選擇(selection)壓力時。」
對園內本土動物而言,少量外來物種已能構成強大選擇壓力。與之相對,昔日引入澳洲的貓和狐狸,就對本土物種構成遠超其所能承受的選擇壓力,致令當地許多本土哺乳類動物消失,比率冠絕全球。Kolbert 指,小兔形袋狸(Lesser bilby)、荒漠袋狸(Desert bandicoot)等,便很可能因此在上世紀中滅絕。Moseby 相信:「動物之間如能建立獵食者與獵物的關係,雙方彼此依存,那麼獵物就不會滅絕。當年的衝擊對小兔形袋狸和荒漠袋狸而言來得太快,牠們未及適應。」
Moseby 目前正努力協助本土物種適應,但她的實驗仍有些地方難以解釋。組織成員在一場實驗中,將五隻貓放入有數百隻兔耳袋狸的圍封場所兩年,其後,他們從其他對照的「無捕食者」圍封場所抽出數隻兔耳袋狸,分別在兩組的尾巴安裝無線電發射器,再將牠們一併轉移至有更多貓隻的場所。40 日後,來自「無捕食者」圍封場的兔耳袋狸數量只剩 4 分之 1,與貓隻相處過兩年的兔耳袋狸則只有 3 分 1 無法避過捕食。
實驗雖然反映,曾接觸過貓的兔耳袋狸生存能力更佳,但 Kolbert 表示,牠們迴避獵食者的能力,究竟是學習得來,抑或涉及自然選擇下,兔耳袋狸能演化至更暸解貓隻行為,目前尚未可知。在其他實驗裡,草原袋鼠屬 (Bettong)暴露在有貓的環境 18 個月後,變得更警惕,接近食物時顯得格外謹慎,Kolbert 指,這些變化背後的緣由同樣未弄清。儘管如此,Moseby 認為:「演化的機制確實存在,只是未知需時多久。有人認為需要用上百年。也許真的要花上百年,自己也無緣目睹那一天,但這仍然值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