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問題,只能默默忍受?

A+A-

居家抗疫,既怕無盡 Zoom 會議,亦怕鄰里噪音多。在南韓這個約 3 分 2 人口居於大廈的國家,樓層間的聲浪滋擾已是公認的問題。去年起盛行在家工作後,由此引發的爭執再度飆升,早前有藝人被揭發放任孩子在家跑跳,樓下住戶忍無可忍在網上投訴,甚至演變成網絡公審。政府成立專責部門調停噪音糾紛,甚至與大型發展商討論,想從建築方式入手解決難題。為何韓國男女,難以逃離噪音地獄

21 歲的柳承宙(유승주,音譯)住在首爾一棟大樓,對鄰居們大聲放歌早就習以為常。「我會致電管理員,讓對方警告他們調低音量,通常都見效。」他還有更大的麻煩:「每週至少一次,我在清晨 5 時被響亮的性愛噪音吵醒。」睡眠受阻極為困擾,他卻羞於告知管理員及同住的父母,只能以最大音量播放佛經及國歌震懾上層,但要長聽這些自己也難受。這位青年的煩惱,亦是很多南韓人的痛苦。

根據韓國環境部數字,住宅大廈的噪音相關投訴個案,從 2015 年的 1.9 萬宗到 2019 年的 2.6 萬宗,4 年來增幅不算太大,但在疫症大流行的去年卻一下子飆升至 4.5 萬宗,加上實際數字應該比有紀錄的多,可見情況急劇惡化。由政府成立的中央共同住宅管理紛爭調停委員會,作為平息爭執避免訴訟的機構,更是愈發繁忙。2018 年層間噪音糾紛只有 6 宗,前年及去年卻分別急增至 25 宗及 31 宗。

解決樓層間噪聲問題是總統文在寅的施政重點之一,現時在建築上有多種建議方案,包括提高公寓層高、把壁式結構改為柱式結構,以及增加樓板厚度。

只是「和事佬」並不易做,很多人似乎光因鄰居存在便已抓狂,而且在去年接獲的投訴當中,近 3 分 2 與孩子奔跑或成人走動有關,完全寧靜可謂奢想。一名代表客戶把噪音問題鬧上法庭的律師坦言,調停往往以勸說忍耐告終,而即使勝訴也沒多少賠償金。默默承受因此成為普遍做法,大型網購公司 We Make Price 的數據顯示,在去年 12 月至今年 1 月,防噪音用的耳塞銷量急增 122%。

不過,政府亦無法對擾民亂象坐視不理。上月底國土交通部與 4 間大型建築公司開會,研究把樓板厚度標準上調至 240 毫米等方案。業界認為增厚最為可行,若真提升至建議厚度,以重物衝擊音為準,可降低 1.5 分貝以上的噪音。惟對於目前「受罪」的住客,此舉並無作用。很多網站則建議報復,包括以重低音樂曲朝天花板「反擊」,但要提防別以暴力收場。去年 9 月,一名男子便因在噪音糾紛間用膠槌毆打鄰居而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