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稅反而少收稅:拉弗曲線斷定國之生死?

A+A-
圖片來源:Deng Qingle/China News Service via Getty Images

2 月 24 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讀今個財政年度的「財政預算案」,當中包括多項備受爭議的政策。除了發放電子消費券,政府也將大幅增加股票印花稅 3 成,即日引發股市震盪。有股評人批評此舉影響市場氣氛,港交所也對政策表示失望,而政府就估計措施會每年額外帶來 120 億元收入。加稅看似會增加庫房收入,但其實並非必然,經濟學入門課就有所謂的「拉弗曲線」(Laffer curve)。

拉弗曲線由美國殿堂級經濟學家 Arthur Laffer 提出,他在 60 年就已經成為芝加哥大學的教授,是宏觀經濟學「供給學派」(Supply-side economics)領導人物,研究如何降低生產成本來刺激經濟,當中一個研究範疇就是稅收。

拉弗曲線的理論很簡單,當稅收增加,人們因為收益減少,投資和工作意慾就會降低。在一定的限度下,政府增加稅收會增加庫房收入,但增加幅度超過限度時,經濟疲弱,庫房收入會不增反減,減稅反而可刺激經濟,變相增加稅收。

「華盛頓郵報」指出,阿拉伯理論家赫勒敦(Ibn Khaldun)早在 14 世紀就講過:「一個朝代的開首,政府徵稅很少,就享有極多賦收,但到一個朝代的黃昏,政府徵稅再多,稅收也很少。」1924 年,美國財政部長梅隆(Andrew Mellon)也提出過類似觀點。拉弗本人約在 1973、1974 年構思拉弗曲線。有傳是拉弗與著名記者萬尼斯基(Jude Wanniski)、福特總統兩名幕僚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和切尼(Richard Cheney)晚宴時,即席在餐巾上畫出。

萬尼斯基後來在 1978 年出版名作 The Way the World Works,提及拉弗曲線的概念,自此成為一個美國家傳戶曉的理論,經常被保守派政客所援引。1978 年 6 月,加州社會討論「第十三號公投提案」(Proposition 13),不少人要求大減房屋稅,就引用了拉弗曲線。有學者統計,當年「拉弗曲線」一詞於 4 個月之間,在國會發言紀錄出現多達 128 次。後來,美國國會也通過 1978 年税收法(Revenue Act of 1978),大大縮減資本增值稅。

1978 年,拉弗與時任加州州長列根合照。 圖片來源:Bettmann/Getty Images

在 1980 年代,列根總統非常推崇拉弗曲線,並以此推銷他的稅改法案,美國國會就在 1981 年通過「美國經濟復甦租稅法」(Economic Recovery Tax Act),最高邊際稅率由 70% 大幅削減到 28%。很多民主黨人質疑拉弗曲線是否真的存在,而法案通過後 4 年,即使國家經濟表現十分強勁,聯邦政府稅收亦平均急跌 13%,令國債水平大幅上漲。不過,共和黨內部依然有不少人信奉拉弗曲線,2019 年時任美國總統杜林普就向拉弗頒授總統自由勳章。

近年,不少學者試圖證實拉弗曲線是否存在,有人認為稅率高低根本不是影響稅收的唯一因素,拉弗曲線背後沒有嚴謹邏輯,有人認同極端稅率很可能拖垮經濟,但根本無法得知一個地方現時稅收水平是否已經到達臨界點,例如 1981 年,美國 70% 的最高邊際稅率是否已經瀕臨爆煲,而且這個臨界點,很可能因地方不同而迴異。